房地产到底存不存在暴利一直是市场上一个敏感的话题,绝大多数开发商都三缄其口,就像皇帝的新衣,谁都不会戳穿,而兰世立充当了那个最后说真话的孩子,对他的举动虽市场上议论纷纷,但不论如何,消费者终于有机会看到房地产行业一个巨大的秘密正在被揭开。
兰世立告诉记者,事实上,在确定销售价格的时候,房地产开发商中间存在着默契,而亿房网的明晶晶则证实,这种价格联盟确实存在,在武汉一个是旧城区改造过程中,开发商们就成功地进行了一次炒作。
明晶晶:“这个片区2003、2004年的时候只是武汉的一个旧城改造的一个片区,这是不能叫做一个高档住宅区的,后来随着几个大的企业在那边入住,之后开始抬高楼盘价格,开始是5500块钱每平方米,然后后进这几个楼盘都来炒作这个积玉桥,把它炒作、包装成为一个武汉的高档商品住宅区,所以说现在价格就是八九千块钱,甚至到了一万二。”
明晶晶说,在卖到5500元的时候,开发商们已经是有利可图,而最后那片小区卖到了一万两千元,其中的利润可想而知,而这种暴利也吸引更多的资金进入房地产市场,反过来又推动了地价的上升,最终又分摊到房价上。2007年,武汉出让土地每亩单价达到666.65万元,同比增幅竟达到143%,业内人士同时透露,就全国范围内来说,除了税收外的各项收费也是推动房价上涨的重要因素。两会期间,一批政协委员经过市场调研,拿出了一份“房价清单”,这份清单表明,各部门收取的各种费用占总房价的30%左右。
全国政协委员王王超斌告诉记者,根据他的调查,目前政府部门对房地产行业所收取的费用多达五十几种,包括蓝图审查费、防雷检验费、施工合同鉴证费、绿化费、墙改费、施工放线费、规划咨询费、工程造价咨询费、质量监督费、散装水泥推广费、房屋面积界定费、房价审查服务费、管线综合竣工图设计费等等,涉及25个部门,王超斌委员认为,这里很多都是不合理收费。
委员们提供的资料还显示,各种税费加上税收,在有些地方占到了地方财政收入的30%至50%,最终,所有的这些费用全部转嫁到了房价上。
武汉房地产市场正在回归理性?
2007年房地产市场持续火爆,而在各种炒做和哄抬房价的举动背后,武汉市不少房地产商赚得盘满钵满,有的楼盘竟然能达到100%的利润甚至更高,然而,很多开发商没有料到,随着国家各项宏观调控措施出台,房地产市场迅速降温,销量一落千丈,从高烧不退到降至冰点,经历了这么一轮剧变的市场下一步会如何走呢?来听听市场各方的分析。
在几天的调查中,记者了解到,虽然目前市场急剧萎缩,但有些开发商仍然处于观望阶段,对于这些开发商的心态,武汉天地的销售人员解释到:
“如果低下来肯定后面没有人买的,如果它太低的话,我会想可能后面会5000,我根本就不会看,房子肯定就不会低,会影响这栋楼,降价了,那后面的房子,根本就没有人敢买了,买了它也一样会跌,不公平的。”
而事实上,在武汉采访期间,记者就遇到了类似的投诉,一位小伙子名叫张勇军,大学刚刚毕业两年,今年一月,张勇军在武汉大华南湖公园世家购买了一套住房,当时的价格是6014元每平方米,然而,就在前两天,房子的价格却直接降到了5300元每平方米。
武汉市民张勇军:“我的直接损失是五万多,间接五万,两年白干了。”
张勇军说,自己也知道,房价有涨有降是客观规律,但让他不能接受的是,在购房时,大华集团的销售人员却多次做出这样的保证。
张勇军:“我们一再问售楼小姐,我说大华的房子会不会降价,她说不可能,最气人她说你要过完年来之后房价马上会涨起来,房市马上火爆起来,我们当时也听信了这些东西。”
张勇军认为,他是在受到误导下才做出的购房决定,那么大华集团的相关负责人又是什么说法?
大华集团(武汉)房地产有限公司销售负责人:“我想希望大华给个解释,你这样,我不和你讲。”
直到采访结束,大华集团也没有做出任何解释,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去年的跳涨给武汉房地产市场带来了至命的伤害,部分开发商已经是骑虎难下,更多的开发商则开始考虑进行策略上的调整。
融科智地(武汉)有限公司营销中心总监程道平:“今年我们的总量比利润更重要。”
亿房网的明晶晶认为,这种调整意味着武汉的房地产市场正在回归理性,开发商们已经面临洗牌。
明晶晶:“因为前期房地产太赚钱了,可能很多有一点资质的,有一块土地的他没钱的,或者有钱没土地的纷纷都进入这个市场,他可能以前不是做房地产开发的,那么在这一块遇到这个市场困境之后,他们的抗风险能力是很弱的,所以开发商面临着洗牌,然后另一方面消费者方面,如果开发商各方面的价格不能达到他的一个预期,或者是房价不能上升的话,那么投资者和消费者之间将会发生分化,购房自住者会继续观望,那些购房投资者他是会离开这个市场。”
半小时观察:抑制房价需要“多面手”
每年五六月都是房地产的销售旺季,但经历了2007年全国性的房价井喷,伤了元气的购买力迄今也未见恢复的迹象。武汉房地产今年一季度销量下滑56%,创下10年来最大跌幅。而即使到了五月,我们看到销量也未见明显回升。
在观望情绪深厚的状况下,一些房地产商开始作出些微的让步,同时大多数则强调,高昂的土地成本最终转嫁到了房价上,总体价位已是居高难下。但事实是,在现在的情况下,房地产商的暴利依然普遍存在。就是尤其是对于若干年前拿的地,现在上市的楼盘来说,更是如此。地价高涨固然刺激了房价,但房价上涨的预期同样刺激了地价的上涨。这是一个互为因果的关系。房地产暴利之下,大量制造企业转向房地产已经成为当前经济的一个明显特征。
尤其应该注意的是,房地产商联手进行区域造市,并且变相形成区域性价格联盟或曰变相垄断的情形普遍存在。也许他们并没有纸面上的价格联盟,但是彼此的沟通和默契的确存在,利用价格卡特尔进行打击,并不容易,这就给市场监管提出了新的难题。还有一种情形,则是大开发商介入后的区域性“标志性建筑”带动整体楼价上升。也许,房地产领域应该及早启动反暴利法。(CCTV-经济半小时)
主编:张凯华
记者:袁柏欣
摄像:张明(小)
图片报道 | 更多>> |
|
- [个唱]范范个唱 张韶涵助阵破不和传言
- [情感]男子街头菜刀劫持女友
- [电影]《非诚勿扰》片花
- [国际]乌克兰议员在国会比试拳脚
- [娱乐]庾澄庆说没与伊能静离婚
- [星光]小S台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语晨与周杰伦绯闻成焦点
- [科教]南极科考雪龙船遭遇强气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