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网5月20日电 香港《大公报》5月20日发表社评指出,以投资带动内需,再以内需代替外需的“一带一代”,乃今后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模式。这不单是基于灾后重建的迫切需要,也是中国在内外形势变动下所必要走的路。中国雄厚的物质基础,足可保证救灾重建的成功。中国一定可以克服灾害困难,并在重建中建设更美好的明天!
社评摘录如下:
四川大地震后中央及各方进行了紧急救援,到昨天届满七日,全国开始三天的哀悼,下午二时二十八分汽笛警号齐鸣,不单汇聚了全国的哀思,也成了呼唤继续奋战,夺取抗灾全面胜利的号角,悲壮之情天地亦为之动容。正如胡锦涛等领导所说,只要团结一心,任何困难都难不倒中国人民,山崩地裂都可以顶住!
在重大的人命财产损失下,尤为令人关注者是会否因而影响中国的经济发展,特别是今年能否维持稳定高增长的局面。数月前的雪灾即期影响严重,全国多处电力供应及交通受到很大干扰,直接妨碍到生产及人民生活,华东及华南等经济及出口生产基地亦被波及。但当时已估计影响只属短暂,灾情过后会很快恢复。事实亦如此,从首季经济状况观察,雪灾影响并不明显,GDP增长仍保强势。灾后复元之快反映中国内需强劲,和“疗伤”能力甚强:特别是在各方努力下,电网、路网的运作很快便基本复常。
这次大地震,人命及局部地区的财产(尤其是房地产)损失比雪灾大得多,但相反对经济包括即期的影响却较少。主要原因是重灾区地多偏远,亦非主要经济生产基地,区内中心城市如成都及重庆等受损相对轻微,且震灾对农业生产的打击面亦少得多,故基本上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应比雪灾更为微弱。
另一方面,重大的财产损失及救灾、重建需要,却可由增加内需而支持经济增长。这种内需上升主要是由投资主导,除了补充灾区人民的必须消费外,更大的需求来自重建家园及基础设施所必要的投入。预计很多地方要整个城镇重新规划兴建,未倒的房舍也大多成了危楼必须推倒。从宏观经济角度看,这个内需突发性上涨,可谓不期而遇。由于欧美经济放缓已开始明显打击中国出口,近月来增幅已明显下降并低于入口,今年头四个月还出现了少有的外贸顺差下降(跌约一成),令此项由过去的GDP增长动力源变为负累。在这时候,正要由内需加快上升来弥补外需的减弱。
因此,以投资带动内需,再以内需代替外需的“一带一代”,乃今后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模式。这不单是基于灾后重建的迫切需要,也是中国在内外形势变动下所必要走的路。外间环境欠佳要求改由内需主导增长,消费濒临过热也要求更多由投资拉动经济。四月份零售大升二成二,即使扣除通胀也远超GDP实际增长,显示超前消费应予冷却。救灾重建需求,实乃“天赐”的增长模式转换良机。
今后为加快重建进度及模式转换,中国必须对现行宏调政策作出调整,由收紧转向适度宽松,由抑制投资转向推动投资。为支持重建项目,货币紧缩要选择性松动,财政政策要有导向地转为积极。有估计这次震灾会带来逾二百亿美元损失,但对此以中国目前的人力、财力、物力及技术水平,完全可以承受。单以外汇储备计,头四月便增加一千五百多亿美元。雄厚的物质基础,足可保证救灾重建的成功。总之,中国一定可以克服灾害困难,并在重建中建设更美好的明天!
图片报道 | 更多>> |
|
- [个唱]范范个唱 张韶涵助阵破不和传言
- [情感]男子街头菜刀劫持女友
- [电影]《非诚勿扰》片花
- [国际]乌克兰议员在国会比试拳脚
- [娱乐]庾澄庆说没与伊能静离婚
- [星光]小S台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语晨与周杰伦绯闻成焦点
- [科教]南极科考雪龙船遭遇强气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