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国家统计局4月份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数字显示,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8.1%,刷新了三年多来的新高,此前的最大涨幅为2004年10月创下的8.4%。其中,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11.8%。
统计局数字显示,出厂价格上涨主要集中在上游,但有由上游向中游传递的趋势。
从大类别来看,4月份生产资料价格涨幅较生活资料价格涨幅高4个百分点;生产资料类别中,采掘类价格涨幅为27.2%大大高于原材料110.4%和加工类106%的涨幅。采掘业中,原油出厂价格同比上涨37.9%,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出厂价格同比上涨20.9%;原材料和加工业的出厂价格继续向上,拉动生产资料和整体PPI在4月份再创新高。国际原油等资源品价格连续上涨已经开始由采掘业向中游原材料和加工业转变。
业界估计,在PPI高企的情况下,估计CPI也不会明显的下降,未来物价指数继续维持高位,并认为央行可能会进一步采取调控策略。
高盛公司宏观分析师宋宇表示,鉴于通胀率居高不下、实体经济活动的强劲增长势头,以及商业银行放贷意愿和能力没有减弱,政府会保持紧缩立场以稳定通胀预期。如果实体经济活动或货币信贷增长强于预期,政府可能会推出进一步加息等新的调控措施。
- 观点
“PPI难向CPI传导”
经济学家王小广指出,当前应坚持从紧政策
据新华社电 在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高居8%平台成为各界关注焦点的同时,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也悄然达到了8%平台。
“这一轮PPI的冲高,主要驱动力来自国际市场,但尚未达到2004年那一轮的最高点(8.4%)。”长期从事宏观经济研究的经济学家王小广指出,国际市场上原油、钢铁等资源和原材料价格高涨,带动国内相关产品出厂价格高企,是此轮PPI上涨的主要原因。
4月份PPI详细数据印证了这一点。在分产品的4月份数据中,出厂价格涨幅最高的是普通中型钢材,达到41.1%;其次是原油,达到37.9%;基础能源煤炭的出厂价格涨幅也比较突出,原煤出厂价格涨幅超过两成。
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监测中心专家徐连仲认为,PPI不断攀升从长远来看CPI会有影响,但短期内传导到CPI的可能性不大,因为目前传导通道不太畅通:一方面国家对成品油、电力等价格实行管制;另一方面从目前居民收入、消费热情等方面看,也制约着PPI向CPI的传导。
“PPI很难向CPI传导。”王小广指出,当前国内市场供求总体平衡,CPI快速上涨的主要原因是食品,PPI快速上涨的主要原因是资源原材料产品,两者没有太大关系。
王小广同时指出,当前应当坚持适度从紧的信贷政策,因为投资对生产资料价格拉动作用很大。若是信贷放松投资扩张不但会造成工业品出厂价格快速上涨,而且最终会造成产能过剩影响经济平稳运行,这是需要防范的。(记者李媚玲 周鹏飞)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