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2米高、101层的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玻璃幕墙安装即将封顶,大厦将于3月底全面竣工,奥运会前投入使用。该大厦在建筑施工期间曾因金融危机而停工。据介绍,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刷新“楼顶高度”和“人可到达高度”两项世界建筑纪录,为中国大陆第一高楼。 中新社发 程千俊 摄
|
492米高、101层的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玻璃幕墙安装即将封顶,大厦将于3月底全面竣工,奥运会前投入使用。该大厦在建筑施工期间曾因金融危机而停工。据介绍,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刷新“楼顶高度”和“人可到达高度”两项世界建筑纪录,为中国大陆第一高楼。 中新社发 程千俊 摄
|
进一步发展金融市场是当务之急
由此可见,中国要想建设世界性的金融中心,当务之急是进一步发展以资本市场为核心的各类金融市场。值得注意的是,在过去的2年中,通过股权分置改革以及与中国良好的经济增长相互动,A股市场已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新兴市场之一。仅以去年前10个月计算,上海证券交易所筹资总额在全球证券交易所的排名中即位列第六,IPO排名第二,仅次于纽约证券交易所。这也由此引发了英美证券交易所争相吸引我国企业到其上市。
尽管如此,但与英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金融市场发展的程度还远远不够。不仅股票市场的容量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债券市场的发展更是大幅度落后。受制于基础金融市场的不足,相关的衍生品市场建设亦只能缓慢推进。
上海金融办主任方星海即指出,在构建国际金融中心的过程中,上海其实并不缺金融人才,关键是一个开放、创新、市场化的环境。目前上海金融产品太少,创新太慢,竞争不够充分,这限制了金融人才来上海工作。
而制约市场发展的关键依然是金融制度的改革,以及人民币的自由兑换等。方星海表示,只要保证上海成为人民币金融中心,一旦人民币完全可兑换,上海就自然而然成为一个国际金融中心。
曾任伦敦金融城市市长的彼得·列文此前指出,考量一座国际金融中心,至少有四大“硬件”:货币自由兑换、衍生品市场的建立、能引导市场的信息、有效的政府监管。与此对照,显然有些“硬件”需要国家层面的许可和开放,比如人民币的自由兑换和衍生品市场的建立。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中国国际金融中心的构建之路也许更多需要从金融市场的建设角度着手,尽量使金融市场的资源集中于一地,以提高金融市场的效率和深度。与此同时,推进混业经营,提高交易系统的IT程度,并完善监管亦是打造国际性金融中心的必要工作。事实上,总结伦敦金融城近年来的重新崛起,有效且适度的监管正是其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毫无疑问,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强大的经济实力,未来上海更易成为继伦敦和纽约之后的另一个8小时时区的全球性金融中心。
中国金融业的“双向开放”
最近5年,是值得历史铭记的5年。这期间,保险业率先对外开放,成功地实现了与国际金融市场的第一次亲密接触。截至2007年底,已有15个国家和地区的43家外资保险公司在华设立134个营业机构。此后,银行证券保险各类QDII全面开闸;中国银行业在2006年末也兑现了全面开放的承诺。
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双向开放、平衡发展”是中国金融业与世界金融市场联通的基本态度。据银监会统计,截至2007年底,在华外资法人银行26家,外国银行分行117家,中资银行引进境外机构投资者33家,投资总额212.5亿美元,外资银行在华资产总额1.25万亿元。银行业金融机构累计利用外资余额为823.2亿美元。
同时,截至2007年末,我国共有5家中资银行控股、参股9家外资金融机构,中资银行业金融机构在海外设立60家分支机构,海外总资产达2674亿美元,略大于外资银行在华资产。海外总资产比上年增加406.1亿美元,增长18%。
在证监会的监管与协调下,证券业履行了包括允许外国证券机构直接从事B股交易,允许设立中外合资证券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并从事相关业务等在内的证券业对外开放的各项承诺。截至2006年11月,中外合资证券公司共有8家,中外合资基金公司共有24家,有4家外资证券机构驻华代表处成为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的特别会员,分别有39家和19家境外证券经营机构在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直接从事B股业务。
此外,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制度不断推进。截至2007年年末,管理部门共批准了59家机构的QDII资格,其中,银行23家,保险公司20家,基金管理公司12家,证券公司4家,合计批准的QDII额度为455.88亿美元。继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与芝加哥商业交易所开展合作后,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和上海证券交易所也先后与外资机构展开了有效合作。
中国金融崛起改变世界格局
2006年以前,几乎不会有人相信,中国的银行能够进入世界前10。但就在2006年,工行、中行、建行同时跻身世界银行总市值10强。世界银行业的格局正随着中国银行业的崛起而重新洗牌。
《中国资本市场研究报告》评价说,2006年世界银行业的格局发生了显著变化,通过并购重组后的欧洲银行已经在世界银行业中站稳了自己的位置,美国银行业的地位虽然相对稳定,但从资产总额和总市值看,已经受到了欧洲和中国银行业的挑战。相对日本银行的衰退,中国银行业的崛起为亚洲在世界银行业的竞争中贡献了自己的力量,而正在高速成长的中国银行业,将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对世界银行业发起挑战,并且改变全球银行业的格局。
其实不仅仅是银行业,中国入世以来所释放的强大能量,正改变着世界经济以及金融格局。正如境外媒体评价的那样:“中国对当今和未来的全球秩序发挥着重要影响”,“中国已不再是大国桌边的客人,它将永远属于这个圈子。”
随着我国经济对外依存度的提高和投资者的国际化,中国与全球资本市场的联动性也越来越强。有分析显示,中国资本市场与全球主要资本市场在2005年之前都不是显著相关,而且在2000年-2004年时,与美国道琼斯指数和日经指数是负相关关系。而2005年-2007年,我国资本市场与美国道琼斯指数的相关系数达到0.46,与我国香港恒指的相关系数达到0.43的水平,与日本和伦敦市场的相关系数也都在0.15之上。
当然,经济一体化程度的提高,也使得中国本土的经济政策的制定和执行难度加大。周小川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应充分注意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速度,要深刻认识到中国的国情,因为这些因素将影响目前所实行的政策框架和理论基础,中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进行相应的政策调整。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