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银行理财产品五大陷阱 投资者要擦亮眼睛

2008年03月05日 10:29 来源:北京商报 发表评论

  正如股神巴菲特所说,只有等到潮退的时候,你才能够看到谁在裸泳。2007年下半年的全球经济大环境,不仅使股票市场出现动荡,也直接影响到了理财产品的收益率。而2008年春节前后,由银行理财产品频现零收益所导致的全国投资者与银行间的论战日趋白热化,不断传来的坏消息使人们突然意识到,看似稳赚不赔的银行理财品种竟然也有其凶险的一面。与此同时,一直被银行“忽略”的理财产品“性能”以及风控能力首次被抛到聚光灯下,尴尬地接受着资本市场的“盘问”。本报记者带着投资者的疑问,近日走访了多家银行,结果发现,可能再怎么躲,投资者也躲不过银行给咱挖的陷阱。

        近期部分到期零收益银行理财产品

  招商银行 “金葵花”金属系列之“锌锌”向荣美元理财计划

  浦发银行 “汇理财”2006年第九期F2计划

        “汇理财”2007年第一期F2计划

  中国银行 汇聚宝0703B美元“桶桶金”

  深圳发展银行 “聚财宝”超越计划港元2007年2号

         “聚财宝”超越计划美元2007年1号

         “聚财宝”飞越计划人民币2007年1号

  民生银行“非凡理财人民币第十二期”理财产品

  东亚银行“利财通1期”理财产品

  中信银行“新股理财4号”1年期理财产品

  深圳平安银行 “盈丰理财”12个月股票挂钩产品

  陷阱1

  产品说明书 博士看不懂

  作为一名高级知识分子,市民王先生一直认为自己对事物的认知能力不在旁人之下。几个月前,他拿着自己和老伴攒下的一笔钱到某银行购买理财产品。由于当时银行办业务的人太多,热心的理财经理看王先生很有购买诚意,就破例将只有在买卖双方签合同时才得一见的产品说明书给了他一份。“您回去看明白,明天再过来签合同吧。”理财经理嘱咐王先生说。

  “回去看明白”,这话可难坏了较真的王先生。回家后,他静静地看了一下午还是一头雾水。尤其是这款理财产品的复杂概念和收益计算公式。“这是银行一款人民币挂钩沪深300指数的理财产品,开始我觉得这个概念很好理解,但看完说明书后,除了存续期限、认购起点和预期收益外,别的一点都看不懂。”

  为此,王先生把自己学金融出身、已念到博士的儿子也找了来,小王先生看了说明书后,自叹“书都白念了”。

  “比如说,这个产品的年化收益率最低为1%,上不封顶,预期在5%到20%,然后投资者就想知道自己到产品结束时可能获得多少利益,于是银行就把到期利益的计算公式写了出来。先交代参与率是100%,但这是什么的参与率它并没有注明,接着,双月观察日:发行时的初始观察日,以及之后的6个双月观察日,共7个观察日,此处又引入了一个字母‘i’,7个观察日又分别被称为第‘i’个观察日,然后银行让投资者自己计算第‘i’个观察期的期间收益率,公司是‘第i个观察日指数收市值作为第i个观察期间指数期初数,第i+1个观察日指数收市值作为第i个观察期间指数期末值’。这是什么意思?其后还有第i个观察期间的非负数收益率的计算公式,我个人认为,这对投资者很有意义,但要是按照银行给出的计算方式,大家还真得多算会。”随即,小王先生给记者展示了计算公式,即“第i个观察期间的非负数收益率=max{第i个观察期间的收益率,0%},即期间收益率和0%之间的较大值”。这可都涉及到概率的问题了,没有高等数学做基础,投资者肯定犯蒙。

  银行对投资者“严格要求”也许是为了提高其理财能力。既然推出这样的产品,银行的理财经理对这道数学题一定“门儿清”。于是,记者以客户名义到该行找理财经理做题,但最终谁都未能算出记者的收益率该是多少。

  陷阱2

  预期收益高 其实有“猫腻”

  还是预期收益闯的祸。

  “预期收益率为5%-15%,上不封顶。”记者在走访多家银行的过程中,发现大家都喜欢用这种形式表达产品的收益率。而且,无论这产品的投资期限是3个月、半年、一年还是两年,几乎所有银行在向投资者介绍预期收益的时候都喜欢用“年化收益率”这个概念。“那样显得多呗。”在暗访过程中,一位记者熟识的某银行理财经理赵琳(化名)小声告诉记者,“要是把收益率按照投资期限计算,半年期的不到3%,3个月的也就2%多一点,肯定不能抓人眼球。直接用年化收益率最好,这样投资者还会拿我们产品的收益率和国债、固定存款利息做比较,最高15%,还上不封顶,诱惑力相当大”。

  抓人眼球是不假,而由此害人上当也证据确凿。就在记者四处走访银行的过程中,投资者陈先生的理财经历已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

  与那些零收益理财产品相比,陈先生的理财产品还算是“赚了钱的”,就是赚得太少了。10万元现金如果即刻投入银行做一年期定期存款,一年收益至少稳得4000元。但陈先生的10万元钱到了银行理财产品的账户上之后就变了味,一年期满时,仅仅拿到了39.6元。

  陈先生表示,按照合同约定,他父母购买的这款理财产品预计年收益为0至16%。近日合同到期后,银行公布的实际收益率为0.0396%,他们投资的10万元钱,最终只获得39.6元的收益。

  而这款惹出麻烦的理财产品就是“大名鼎鼎”的浦发银行零收益理财产品“汇理财2006年第九期F2计划”。根据合约,该产品与建设银行、中国人寿、中银香港和招商银行挂钩,产品到期收益取决于4只股票从2006年12月28日到2007年12月19日间的涨幅,计算公式为:4只股票从2006年12月28日到2007年12月19日间的涨幅=16%-(涨幅最高者的涨幅-涨幅最低者的涨幅),如果为负,则收益为零。这4只股票中,涨幅最高的是招商银行,为96.25%;涨幅最低的是中银香港,为-2.62%。由此计算:4只股票从2006年12月28日到2007年12月19日间的涨幅=16%-(96.25%+2.62%)=-82.87%, 结果为负,因此最终收益为零。

  面对陈先生的质疑,浦发银行相关人士解释称,有投资者认为浦发银行是拿投资者的钱去买这4只股票,这是误解。银行都是在金融市场上购买国际知名投资银行发行的期权,然后再和保本的固定收益票据组合,形成名目繁多的结构性理财产品,包括这款F2计划。

  “我们在卖产品的时候就明确过预期收益范围在0到16%,投资者只看到了16%,忽略了零收益的可能性。”在记者和浦发银行某分行理财经理聊到这个问题时,他这样表示。

  的确,没有认清产品零收益率的风险是投资者的大意,难道银行就能把责任推得这么干净吗?有银行相关专业人士向记者表示,该款产品的实质是,只有4只股票涨跌幅度基本相同时,投资者才可能获得高收益。在2006年底,国内外几乎所有投资机构都强烈看好招商银行,认为其具有高成长性,将是2007年的大牛股。建行则是大蓝筹,其涨幅很难赶上招行。该人士称,浦发银行当年如果对这4只股票的基本面有所了解,绝不至于设计出这么一款产品。

  [1]  [2]  [下一页]

编辑:蓝玉贵】
请 您 评 论                                 查看评论                 进入社区
登录/注册    匿名评论

        
                    本评论观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中国新闻网立场。
图片报道 更多>>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每日关注>>更多
【关于我们】-【 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图片库服务】-【资源合作】-【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有奖新闻线索:(010)68315046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备05004340号]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