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10万元购买银行理财产品一年到期后却只挣39.6元引发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是否真实争议———
银行回应
银行不会拿信誉开玩笑
银行如何才能证明自己报告的理财产品收益真实客观?会不会故意隐瞒侵占本应属于客户的收益?带着这两个问题记者采访了一些银行人士。
“银行怎么可能那样做?如果不信任我们,连存钱都会有风险。”银行人士普遍认为,这些问题反映的是客户对银行的信任程度,挑战的是银行的道德风险。在他们看来,国内的大银行基本都上市了,内部控制和外部监管都很严格,银行不可能拿自己的信誉开玩笑。
据记者了解,各家银行也都按照监管要求和内部管理的规定,对代客理财业务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一家大型国有银行北京分行资金运营部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发行的每一款理财产品都会统一指定一家分行为资金托管行,设立独立专用的资金账户,产品的运作和营销由不同的部门分头完成。除了这些内部措施外,每款理财产品都会聘请国际著名的会计师事务所出具审计报告。
银行可不可以把理财产品操作过程中的交易凭证及时向客户公开呢?一位资深理财专业人士告诉记者,在银行与客户签订的投资合同中,一般都有与产品信息公告相关的内容。有的约定一个月公布一次,有的则与基金一样可以日日更新,还有的可能一季才公布一次。但这些在产品运作过程中公布的信息一般只限于指定期间内净值或收益率的变化,并不能告知投资的具体操作。这首先是因为银行理财产品种类繁多,不是每款产品都像基金一样需要在资本市场进行频繁操作,一些挂钩产品买的其实是期权,到期前根本就没有什么操作。此外,理财产品的投资管理也需要保守商业秘密,不可能对市场完全透明。
“如果客户真正理解了投资协议上的内容,不少产品的收益率都可以自己算出来。”一位理财人士告诉记者,银行理财产品的协议上会详细载明投资对象和投资收益计算的公式。比如一些挂钩股票、汇率或利率的理财产品,挂钩物的价格变化都是市场公开信息,投资者如果不信任银行的公告,完全可以自己套用公式进行计算。这些产品的收益根本不可能作假。这位理财人士认为,客户要保证自己的收益,最关键就是要弄懂理财产品协议中每一条款的含义,不要稀里糊涂跟风购买。
除了规章制度和产品本身的原因外,市场激烈的竞争也大大降低了银行造假的可能性。“现在理财产品竞争多激烈呀,而且各家产品都很相似,如果你敢造假,收益肯定比其他银行低,客户一比较,以后就会去买其他银行的产品。长此以往,就算不被监管惩治,也会被市场抛弃,谁能冒这种风险?”不少银行人士都对记者发表了这种观点。
最近两年,伴随着资本市场的火爆和大众理财意识的普及,银行代客理财进入快速发展的高峰期。根据银监会发布的数据,截至2007年9月末,全国共有60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了个人理财业务。2007年前三季度,各中、外资商业银行共销售1643只、2836款个人理财产品,销售总量近6000亿元人民币,2007年全年销售总量有望达到1万亿元。
10万投入银行理财
到期只获利39.6元
事件缘起
一年前,陈先生年逾七旬的父母花10万元购买了一款银行发售的理财产品,但一年到期后却发现只挣了39.6元,陈先生一家认为银行设计的理财产品存在瑕疵。
陈先生告诉记者,按照合同约定,他父母购买的这款理财产品预计年收益为0至16%。近日合同到期后,银行公布的实际收益率为0.0396%,他们投资的10万元钱,最终只获得39.6元的收益。陈先生一家在诧异之余赶紧翻阅合同,按照上面公布的一则公式计算,该理财产品挂钩的股票只有同时涨跌,才能获得较高的收益率。陈先生不满地说:“去年股市那么火,这款产品涉及的4只股票去年都有良好表现。只有4只股票全年的涨跌幅度相当,才让投资者获得收益,这种产品设计本身就存在问题。”“我们即便把这钱存成定期,得到的利息也要几千元啊。”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