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中的梁非是一家房产开发公司的部门经理,他有相对空余的时间看大盘,他指派同样炒股的属下干这干那,却眼睁睁看着没时间顾及股票的“他们”赚得比他多,赔得比他少。“K线图、技术指标,全是伪科学!”梁非偶尔也会骂骂咧咧,但是多出来的时间没法打发,还是继续研究。总之,白天没少看K线图,晚上没少听资深分析师的深度解读。
偶尔同事说到哪只股票好,跟风买下,买来的股票没过几天竟不再动了,有时还猛跌,忍不住,割肉,刚刚抛掉,人家隔天就涨了。就因为这样,圈子里朋友哪只股票一出现跌停板,就有人来打趣:梁非,你持有了吗?如果有,则怂恿他赶快抛,好像真的他抛了就能涨。
年底了,割肉还是补仓,这是他目前在斟酌的一个问题,他也想知道,2007年,谁赚了钱?
关键日
2月27日
创2007年最大单日跌幅,究其原因,除了998点以来涨幅过大的理由以及再创当时2006年新高、初次亲密接触3000点后的原因之外,似乎找不到更多的理由。当时日元的汇率变化,日元套利资金回流日本进而引发QFII资金与地下流入市场的投机资金的平仓出局,是引起当时市场暴跌的主要原因。
5月30日
表面上印花税提高引发了此次大调整,当时6个交易日最大跌幅接近21.5%,真正的内因还是当时垃圾股横行,题材股炒翻天。6月5日见底3404.14后大盘很快重拾升势,并很快把高点收复。
老股民 数年等待终解套
按照开户的年头算,编辑老张是老股民了。2001年,他拿出5万元以每股14元的
价格买进“上海汽车”,没想到前脚进后脚被套,最低谷跌到三四元。索性扔一边不再理会,这一扔就是6年。
今年春天,股市一片大好,得知上海汽车又上涨到14元了,老张复权一算,还能小赚一笔,立马决定抛掉。
朋友劝他“再等等”,但老张大手一摆,“股市的钱,我赚不来。”此后朋友的炒股捷报屡屡传来,老张也只是微微一笑,毫无再战的热情,大有“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味道。
今年58岁的老蒋是市郊一家合资公司的会计,他从1993年股市刚刚起步时就开始炒股。老蒋记得当时买股票认购证中了一只原始股,2.6元买进的,上市以后涨到26元,净赚1万多。
不料,2000年以后遭遇了股市起步以来最大一次熊市,他手里的10只股票平均跌了三分之二,跌到最低点的时候,市值只剩下了3万多元。对股市越来越失望的老蒋没舍得割肉,也没再买进。
“刚开始偶尔还去看看行情,2003年以后,干脆连行情也不看了,这些股票扔在股市里,权当打了水漂。”2006年下半年,股改开始,法人股全流通之后,上市公司开始纷纷送股。老蒋手里的股票市值居然比买进的时候翻了一番。
今年上半年,老蒋陆陆续续抛掉了三四只股票。最早抛掉的是青岛啤酒,这只股票刚上市的时候,老蒋就买了,第一次买进是15元,后来跌到11元的时候补进过一次,平均买进的价钱是13元。今年抛掉的时候价格是17元。没过多久老蒋就后悔不迭,他怎么也没想到,套牢整整6年,这只几乎没有复活希望的股票,居然在四五月份涨到了40元,整整翻了一番还多,6月份以后股票大盘已经大幅下跌,青岛啤酒到现在还高踞30元。
有15年股龄的老股民老蒋发现,自己做会计同钱打了一辈子交道,看着中国股市从无到有,涨涨跌跌,却至今对股市摸不透门道。他笑着说,以前刚开始学炒股票,看到证券市场门口没有人的时候,就进去买一点;看到证券市场里面挤满了人,屏幕一片飘红,就进去抛掉一点。“现在大家都在网上炒股了,这一招也不灵光了。”倒是几个对股市一窍不通的老哥们,春天时买了基金,赚头不比他少,他考虑年底也选个基金试试。
“5·30”之前我和“馅饼”有个约会
在年轻股民韩啸看来,今年“5·30”之前,炒股就是赚钱的代名词。
“让人不动心都难。”韩啸说这话是有根据的。他母亲持有所在单位的公司原始股,在之前的10年间,从1元涨到七八元就一直停滞不前,但从今年年初开始一路飙升,4月份竟然达到20元。
“我是在今年4月份开的户,那时候‘三无股民’也能赚钱,随便买的几只股票,几乎每只都有20%的收益。”韩啸所说的“三无”,是指无投资技术、无投资心态、无投资信息渠道。他清楚地记得,在5月27日,他卖掉了手中的一只股票,赚了30%,然后又买了两只,结果全被套了。
但被套并没有削减韩啸的热情,“5·30”之后出现小幅上涨,他还是愿意在生活中开源节流以便将更多的闲钱投入股市。
“谁说没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在‘5·30’之前,人人都和‘馅饼’有个约会,闭着眼都能赚钱。但是在那之后,‘大盘一片红’的繁华彻底结束了。”韩啸告诉记者,她母亲持有的公司原始股现在稳定在12元左右。他自己尽管每天还到网上搜罗些专业知识给自己充充电,但“把脸憋红了,甚至把全身的力气都用上了,最后选出来的股票还是一买就跌。譬如中石油,譬如中海油服。”韩啸一位朋友以40元购买中海油服,但现在已经跌到了31元左右,他期待明年股市能冲上7000点。
关键日
10月16日
10月16日6124.04点的下跌更多的是市场自己找到的顶点,从6月以来的上涨,指标蓝筹股的贡献十分巨大,市场主力拉高出货的意图十分明显,到了10月中旬随着“二八”现象愈演愈烈,权重蓝筹股也尽显疲态,调整也就不可避免了。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