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筹供求失衡亟待解决
从12月3日至12月10日以来的回暖,已经使大盘重回5000点上方。市场人士认为,资金面有所宽裕,中石油止跌反弹,机构抢食低价大盘股等三大积极信号昭示大盘已经开始转暖。
“调整已近尾声,继续下调的空间已经不大。”瑞银证券副董事伊崇巍对本刊记者说。但是股市要真正走强尚需时间,市场仍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来修复前期下跌给投资者信心带来的伤害。
沪深两市近一年来,特别是股市进入宽幅震荡之后,公众开始热衷于机构投资品种的购买。机构在投资选择上又多倾向于蓝筹股,从而进一步推高蓝筹股股价。
对蓝筹股的需求持续上升时,相应的蓝筹股股票供应却增加缓慢。“5•30”之后形成的蓝筹泡沫,在10月16日上证综指最高上冲6124.04点时,正是过多的资金追逐较少优质蓝筹的结果。
虽然也有中国神华、中国人寿、中国平安等一大批大盘蓝筹股进入A股市场,但实际进入流通的筹码仍然非常有限。以中石油这样总股本达1830亿股的超级大蓝筹为例,其流通股本只占其总股本的约1.64%,仅为30亿股,绝大多数为限售股份,并不进入市场流通。
事实上,即使是在从6124点开始回调之后,政府也没有丝毫放慢新股上市的速度。中国中铁、中海集运等新股进入市场,期冀通过扩大股市规模挤压泡沫。但其规模效应的展现,显然还需等待限售股份的解禁之日。
“即使这轮调整结束,股市也还是需要长期进行这种宽幅调整,才能保证其长期健康走牛。”华生说。而化解股市供需极度不平衡已成当务之急,即使是在股市市值远超GDP的虚景之下,蓝筹泡沫依然面临破灭的风险。
难以淘汰的末位泡沫
中国股市从三个基本数据看,其市值均被严重高估。其一是市盈率(股票价格和每股盈利的比率),平均70多倍,国外市场平均只有20多倍;另外是市净率(股票价格和每股净资产的比率)国内股市最高时是6倍,现在也有5倍多,国外市场通常平均在两倍左右;再从股市市值和GDP的比例来看,中国已经达到了163%,而其他国家成熟股市只在100%左右。
估值过高的原因,一是大量的资金在追逐较少的资源;另一个原因则是资源的质地偏于低下。而导致中国股市上市公司总体质地低下的原因,则是尾大不掉的垃圾股们。
数据显示,沪市上市公司截至2007年9月30日,实现净利润5123亿元,已超过去年全年净利润总额3202亿元。但即使在这样利好的大背景下,截至2007年9月30日,沪深A股还有213家上市公司今年的每股收益不足1分钱。今年上市公司的亏损面仍将高达14%!
在香港股市上,垃圾股往往跌到只有几分钱一股,但目前沪深两市几乎已经看不见5元以下股票。
根据证券法的规定,证监会自2001年起正式建立了上市公司退市制度。2001年2月22日证监会颁布《亏损上市公司暂停上市和终止上市实施办法》。超级垃圾股上市公司却很会打“谜踪拳”,令退市制度形同虚设。
为了躲避退市,不少上市公司在年报财务指标上大做手脚,搞“二一二”或是“一二一”,即先来个连续两年亏损,再来个一年微利(每股收益0.0001元),然后再来个连续两年亏损,如此往复,生生不息。
“中国70%的上市公司没有达到国际标准,不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股市的价值不可能提高,因为上市公司的价值是其股价的基础。”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认为。
近日从证监会传来消息:有望建立退市预警系统。“要建立健全上市公司退出机制。上市公司应有一条市场化退出途径,监管机构和交易所在上市公司进入和退出程序中有哪些措施、如何协调行政关系、如何进行信息披露等诸多问题,都有待研究解决。”证监会法律部副主任胡宝海近日表示。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