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萌:我们也拍到这个短片,看看调查员是怎么工作的,一起来看一下。
调查地点:北京市某百货商场
调查对象:日用百货
(调查员张粉霞调查的情况)
张粉霞:“忙着呢。您好,我来看看咱们的这个鞋。我看的是休闲鞋,上次看的是498元。”
售货员:“今天374元。”
张粉霞:“374元是吧?好,374元。是7.5折是吧?”
售货员:“7.5折。”
张粉霞:“好,谢谢你,老来麻烦你们。”
张粉霞:“您好。今天早班啊?”
售货员:“早班。”
张粉霞:“怎么样这两天卖得好吗?”
售货员:“还行。”
张粉霞:“还可以,这一款,我看一下,价格是860元,110,和我所调查的是一致的,同一款,那今天咱们能有优惠吗?”
售货员:“这最多可以给您打九折。”
张粉霞:“最多可以打九折,就不能再优惠了?他们那边不是打八折吗?”
售货员:“它那是国产品牌。”
张粉霞:“国产品牌就是八折,咱们是进口,就是九折,麻烦您给我算一下。”
售货员:“774元,我们都记住了,这款比较受欢迎。”
张粉霞:“这款比较受欢迎,774元,九折,好,谢谢你。”
张粉霞:“您好。我来看一看。我们想在你这儿调一款面料纯化纤的女裤,这应该是没问题,是吧?那价格呢?”
售货员:“428元。”
张粉霞:“那今天咱怎么卖呢?”
售货员:“八折。”
张粉霞:“428,打八折,麻烦您给算一下。”
售货员:“打完折342元。”
张粉霞:“342元,好,那我要填写一下。”
记者:“您担负多少个商品的价格采集?”
张粉霞:“我主要负责穿用,我这一本大概将近四百个品种。”
记者:“四百个品种,都是您一个人来采?”
张粉霞:“都是我一个人来采。”
记者:“每个月要采集多少次?”
张粉霞:“每个月三次,每十天来一次,来观察这个价格的变化。”
调查地点:北京市某菜市场
调查对象:蔬菜副食
(调查员高秀玲调查的情况)
高秀玲:“调查员:今天这个价格在多少钱?”
售货员:“今天这个价格特价23块一斤。”
高秀玲:“这价是不是比前两天价格便宜点儿”?
售货员:“一直都是这个价格,现在是促销。”
高秀玲:“反正我上次采价这个好像是不是50块钱一公斤。”
售货员:“50块钱一公斤,25块钱一斤。”
高秀玲:“今天等于促销,降了两块钱,一公斤降了四块钱是吧?”
售货员:“对。”
高秀玲:“好,麻烦你。”
高秀玲:“咱们后臀尖今天多少钱一斤?”
售货员:“13.9元。”
高秀玲:“13.9元,是不是比前几天涨了点儿?”
售货员:“昨天涨的钱。”
高秀玲:“昨天涨的,才多长时间怎么又涨了一次?”
售货员:“没办法,现在进价贵。”
高秀玲:“就是等于来的时候价格就贵是吗?”
售货员:“对,来的时候就贵。”
高秀玲:“咱们这茄子现在多少钱一斤?”
售货员:“这个五块。”
高秀玲:“这个五块钱一斤,菜花呢?”
售货员:“菜花六块。”
高秀玲:“丝瓜呢?”
售货员:“丝瓜六块。”
高秀玲:“丝瓜也六块钱。”
高秀玲:“您好,我问一下,咱这黄瓜今天多少钱一斤?”
售货员:“五块一斤。”
高秀玲:“五块钱一斤。扁豆呢?”
售货员:“那个也五块。”
高秀玲:“这个也五块。这个大葱多少钱一斤?”
售货员:“大葱三块。”
高秀玲:“大葱三块,这个莲藕呢?”
售货员:“六块。”
高秀玲:“莲藕六块。”
记者:“您负责大概有多少个品种的商品要问价格?”
高秀玲:“差不多在这个地方得五十多个品种。”
记者:“多少?”
高秀玲:“五十个品种。”
记者:“每五天来一次,每次都要五十个品种。”
高秀玲:“对。这是这一个点,其中的一个点。”
记者:“您还负责几个点?”
高秀玲:“我负责五个点。”
记者:“五个这个规模的市场?”
高秀玲:“不,也有比这小的。”
李小萌:看过刚才这个短片我有一个特别突出的感觉,就是这个价格调查上来的数字准确不准确,和每一个调查员的敬业程度,问得细不细有很大关系。
李晓超:是这样。
李小萌:他们两个人都是反复在核实一个商品的价格究竟是多少钱,如果问一句就走了,很可能这个拿到的数字就有问题。
李晓超:对,实际上我们调查,实际上是真正最后的成交价,而不是价签上标的价格,是真正成交的价格。
李小萌:像第一个调查百货的那位调查员,她反复问,说这个真正的折扣后是多少钱,最后她记下的就是那个低的价格,而不是价签上的价格。
李晓超:对,就是成交的价格。
李小萌:而调查百货的调查员和调查食品调查员的工作强度是不一样的。前面一位是每十天一次就可以了,而后面一位每五天一次,这也是根据商品的性质不同规定的?
李晓超:对,因为像服装一般的来说,价格相对是比较稳定的,因为我们在考虑的时候,包括国际上也是如此,就在考虑这个工作的成效和付出的成本怎么更合理,因为服装相对价格在一定时期是比较稳定的,而鲜菜可以说每天都在变化,我们要求对鲜菜调查频率要高于对服装的价格频率,也就是说价格相对变化比较大的频率要高,而相对来说价格相对比较稳定的产品,我们调查相对就比较少一点。
李小萌:作为统计部门来讲,把这些样本采集回来之后,还要不要再进行一次筛查或者是核实,如果有误差又怎么办?
李晓超:是需要的,如果说我们因为长期从事调查工作,特别搞这个价格工作,都会有一个判断,比如说当某一个产品的价格突然发生过快上涨或者大幅度下跌,它都会相对来说和其它市场进行一个对比的核查,这样就会找出可能会产生的一些误差。
李小萌:您觉得这个误差在百分之多少之内是可以允许的?
李晓超:实际上在调查数据的时候是不允许有误差的,当然在方案设计的时候它是有误差的,就是因为毕竟是个抽样调查,它是允许有一定的误差范围。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