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日子以来,基金火爆如盛夏,“基民”人数也爆炸性增长,基金投资账户已超过9000万,是今年年初的3.8倍。有机构统计,10月9日,基金新开账户数为89472户,比前一交易日猛增七成。
而前不久央行发布的一份储户问卷调查也显示,城镇居民投资基金的热情已连续6个季度刷新历史纪录,对基金的投资偏好明显高于股票。这种趋势在今年第三季度更加明显。将基金视为家庭拥有最主要金融资产的居民占比达25.4%。把钱攒起来换成一张张银行存折,对于绝大多数居民来说,已经是过去时了。
股市震荡使基金热销
王小姐是北京某外企的白领,从去年3月开始购买基金,一年后获利丰厚。今年3月,深沪股指屡创新高,出于恐高心理和朋友劝说,王小姐把资金分成两部分,一份直接投资股票,另一部分购买基金。7月王小姐一盘点,基金赚了,股票却套了。
尽管王小姐股票上有了损失,但比起上海的李先生来,她还算是幸运的。李先生去年底进入股市,头几个月颇有收获。于是,他取出了所有的银行存款,一股脑投入了股市,希望能够挣笔大钱。可事与愿违,到了今年7月,他不仅原先挣的钱没有了,就连本金也“缩水”了。
国庆长假后的4天,大盘连续冲破5600、5700、5800、5900四个整数大关。但同时,也有数据显示,尽管5·30后深沪股指持续上扬,但许多中小散户仍未能跑赢大盘。同时上涨途中的巨幅震荡,也让不少新股民尝到了风险的滋味。
对于股市,北京首放的专家分析说,目前权重蓝筹股、行业龙头股受到了资金的青睐,行业指数分化极为严重,因此,在新高的背景下,赚钱的难度已经大幅增加。专家因此建议投资者在操作上控制好仓位,不宜盲目追高。
“基民”比股民省心
分享牛市成果是选择做股民还是做“基民”呢?业内分析人士认为,做“基民”不仅比做股民省心,投资收益也高过多数股民。
2007年半年报统计数据显示,56家基金公司323只基金今年上半年实现经营业绩7044.8亿元,比基金过去7年累计实现经营业绩总和的两倍还多。上半年收益率超过100%的基金有2只,收益率超过80%的基金有10只,收益率超过50%的基金达83只。而据一项调查显示,今年3月以来入市的新股民有相当一部分处于亏损状态。
宏源证券的李先生分析,基金公司上半年取得的骄人成绩,除了得益于A股的大牛市行情,更与基金强大的研发团队有关。基金一般坚持价值投资策略,找寻市价比企业真实价值低的股票。而散户买股票随意性很大,炒股跟风、听传闻、打探消息占了大多数。
专家认为,尽管股市向上的趋势短期不会改变,但上证综指5000点上方震荡将更加剧烈,未来市场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同时,股指期货即将推出,对于机构投资者来说,又多了一个避险工具,无论做多还是做空,机构都能通过股指期货平抑风险,而个人投资者几乎无能为力。个人投资者买卖股票赚钱的难度日益增大。
买基金谨防误区
观察身边的基金投资者,我们可以发现,很多“基民”在购买基金时并非理性,而是“凑热闹”、“赶集”式的购买,没有制定自己的理财规划。对此,证监会基金监管部副主任洪磊说,投资人在选择证券投资基金作为投资理财工具的时候,首先要做到了解基金。与股票投资相比,证券投资基金的最大特点就是分散投资,规避个股风险。因此,投资者在投资前,首先要留足日常生活费用,再做好预防性保险,然后才把剩余资金用于投资。
其次,要了解自己。投资者应对自己的投资目的、投资目标和投资效果有清醒的认识。依据投资对象的不同,证券投资基金分为股票基金、混合基金、债券基金和货币市场基金。其中,股票基金投资风险最大,投资收益也最大;其他种类基金的收益与风险程度依次降低。即将退休的人宜多选择混合基金;而为养老而投资的退休老人宜主要选择债券基金、货币市场基金和保本基金。
在采访中,记者常常会听到这样的话“某某基金净值已经涨得很高了,会不会下跌,我是否应该赎回?”这说明目前很多“基民”都采取了类似于股票“高抛低吸”的投资方法,特别是对待股票型基金,具有明显的短期色彩。
申万巴黎基金研究总监吕晓峰告诉记者,投资基金周期越长,发生亏损可能越小,投资一年以内损失的可能在30%左右,投资1年以上损失的可能降低到20%,如果持续投资10年,基本不会有损失。从1998年起美国基金总额一直超过银行存款的规模,我国当前基金资产仅占居民储蓄的11%,未来发展空间巨大。投资的时候,是1万元买1只股票,还是每1元都买100只股票,考验的就是科学理财观。(田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