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股票型基金平均回报率为121.16%,配置型为99.05%,这两类基金平均回报率虽然没有深成指涨幅高,但都超过了上证指数的涨幅。
基民盲目跟风的隐患
不过,人数的骤增并不意味着基民队伍的足够成熟。
分析人士指出,虽然股民身份变了,但在操作思路上却仍保留股民的风格,喜欢做波段操作,看到基金涨了很多,又回到前期的高点了,马上赎回,否则就觉得来不及了,看到股指要调整了,赎回一些,等到股指见底了再买回来。
如果说这些基民还有对股市一些操作判断的话,那么很多新基民完全就是跟随着时髦变身“基民”一族,对基金公司、基金产品没有相关的知识背景,在买基金的时候随大溜,在赎回基金的时候也人云亦云,跟随操作,盲目跟风,造成基金大量赎回的压力。
以2003年11月到2004年4月间为例,其间股指上涨了约30%,许多基金净值涨幅较大,跌破面值的基金也纷纷实现了正收益。基金销售出现了十分红火的局面——在银行门口排队买基金。原来不了解投资、不了解基金的人们也纷纷将存款转买基金,多只百亿基金诞生。后来市场深幅下跌,投资者损失惨重,大部分投资者直到2006年年初才解套,可见投资基金风险也是很大的。
为防止来自资金面的“洪水猛兽”,一些基金公司不得不采取暂停申购的方式。据统计,从8月份至今,共有近40家股票型基金公告暂停申购业务。
据了解,目前贷款购买基金的大有人在,不少购买基金的百姓甚至不了解基金是什么。国家理财规划师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刘彦斌认为,“人们在购买基金时,一定不能抱着幻想发大财的心态去投资,平和的心态非常重要。理财不能冲动,要克制好自己的心情,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才能管好自己的钱”。
基金公司存在失衡风险
不可否认的是,公募基金业的繁荣壮大不仅给基金公司带来丰厚的管理费用,也给基金公司带来了挑战。
“基金公司就是一个投资平台,它有一个契约批完之后,开放式基金申购之后,申购完了又去买,因为契约已经写好了,刚一降低仓位,不少新的资金申购,一申购之后显得仓位下来太多了,达不到要求只好又去卖。”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巴曙松指出,蓝筹股一遍遍被重复购买,价格也随之被推高,容易堆积形成蓝筹风险。
股市的繁荣,基金公司的产品结构越来越单一,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基金公司调节风险的能力。目前,全部300多只基金中,2/3以上是股票型基金,而其余部分混合型基金,其股票的持仓比例也在80%以上。今年来新发行的30多只基金中,95%以上也是股票型或混合型基金。而其他如货币基金、债券基金、保本基金等,在整个基金业中的比例则越来越低。如此结构失衡,并不利于基金业的长远发展。基金公司的所有产品集中于一个市场,无异于将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一旦市场行情发生逆转,基金公司将很难规避风险。
此外,基金公司自身建设也是一大隐患。
业内人士指出,基金公司人才的培养、管理的完善,跟不上规模的快速成长,也将牵制基金的业绩增长。来自证监会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共有28家基金公司的54位基金经理离职,涉及60只基金。基金经理的操作能力和投资风格是影响某一基金业绩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基金经理随意流动,增加了基金持有人的投资风险。
而最近发生的“上电转债门”事件更是让基金公司付出了沉重的“信誉成本”。
契约型制度问题仍待解
基金热折射出了基金业制度本身存在的一些问题。
例如组织形态为契约型,不如美国公司型,可以由公司法规范,具法人资格,可借款、发债券、股票、融资、永久续存;投资基金组织结构各构成要素之间保持怎样法律构架不明确,发起人、管理人、托管人、持有人之间关系不清;证券公司和信托投资公司本身往往在证券市场中进行投资运作,无法避免代理人为自己利益牺牲被代理人利益(如高位接盘);基金持有人大会在基金组织结构中地位虚化;基金托管人对基金管理人监督乏力,托管人由基金管理人或发起人选聘,有权撤换;“内部人控制”问题严重;基金投资存在诸多限制如比例、不得贷款;管理人每年收取基金总资产1.5%的管理费、不负盈亏等等。
这些制度上的问题不仅仅留给了基金公司,也是给监管层出的一道难题。而监管层要面对的还有更多的问题,在基金销售火爆的同时如何加强投资者的风险教育?如何解决公募基金经理流动性频繁问题?如何不让公募基金违规操作?如何避免老鼠仓问题的出现?只有这些问题在发展中一个个解决好了,才能让基金业继续健康发展壮大。
对于基金公司来说,如何改变股票型基金过多的现状?如何避免大潮退去后的裸泳?如何做到“基业常青”而不是“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这些都是值得探索的话题。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