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胀背景对市场整体利好结构性通胀仍将持续
首先,投资者必须要了解到的是,政府加息和提高汇率升值幅度的行为让中国不会轻易步入恶性通胀。相反,温和通胀可以使企业对未来产品价格走势更有预见性和信心,因此也敢于去积累存货。如果价格上升,则企业利润显著增加。
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首席策略研究员王成在其报告中表示,通货环境分为四个类型,在1997-2002 年间,中国是通货紧缩的情况,因为物价的持续下跌,企业一般不会积攒存货,这由于通货紧缩而导致的恶性循环对企业利润增长非常不利,但是对消费者来说却是一件好事,因此在通货紧缩的情况下,会管理存货的企业,低成本运营的企业,专业化生产的企业就具有相对的投资机会。
但是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物价的上涨不利于消费者,但是企业以及投资者乐于看到一切产品价格的上涨。回想中国上世纪90 年代初期的“短缺经济”时代,和现在一样,市场需求旺盛,通货膨胀涨幅很大。因此,当时股市的投资主题基本围绕着短缺和通胀的某些特征而展开。例如,经济改革中实行的物价双轨制,使得流通领域存在较大的超额受益,于是,第一百货、华联商厦等股票成为当时的蓝筹股。在当时通货膨胀环境中,上市公司的多元化经营策略被认为是稳操胜券的经营之道,因此综合类的上市公司,如当时的苏物贸、深宝恒能获得更高的溢价。
而且,在短期之内,通货膨胀发展成恶性通胀的可能性基本不存在。原因在于本次通货膨胀由CPI 连续上涨引发,而CPI 连续上涨的主要驱动力是食品价格,尤其是猪肉价格的持续上涨,目前相关部门已经在加大猪肉供应力度并从养殖角度入手扩大生猪
产量,未来猪肉价格有望明显下降,从而减轻其他食品类价格上涨的跟风效应。此外政府已经注意到由于肉价上涨所带来的连锁反应,处理了方便面协会的提价行为就是给市场一个不要炒作价格和乱涨价的信号,这样会大大降低商品价格的人为因素。再次,造成此次通货膨胀最主要的原因是经济结构失衡,经济结构失衡造成总供给明显小于实际总需求,商品价格的上涨也就成为了必然;而流动性过剩则是价格上涨的助推器,然而央行持续的货币紧缩政策将大大改变流动性过剩的局面,减轻固定资产投资拉动的价格上涨,使得结构性通胀在可控范围内运行。
总体说来,温和的通货膨胀对于企业来说是非常好的信号,对未来产品价格走势更有预见性和信心,因此也敢于去积累存货,这进一步加强了通货膨胀的走势,如果价格上升,则企业利润显著增加。通货膨胀是企业销售金额与固定资产的比值在上升。因此在通货膨胀时期,重资产且销售规模大的企业以及多元化业务的企业会受到投资者追捧。
中国经济增长动力强劲四大行业抵御通胀
相关数据显示,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极其强劲,通货膨胀加速和扩散的趋势是中国经济高度繁荣期企业盈利和居民收入高速增长的必然结果。从行业上看,抵御通胀的行业主要集中在农业、资源性行业、房地产和消费及服务性行业。
农业抵御通胀的原因不外乎是由于此次国内CPI的上涨主要源于食品价格的上涨。8月份食品类价格上涨18.2%,虽然政府部门的调控力度有望减轻因猪肉价格上涨带动的其他食品价格的上涨,但是由于今后猪肉供求、种粮成本加大及粮食收成等充满不确定性,国内农副产品价格也还存在继续上涨的可能。此外,今年以来小麦等国际农产品期货价格涨幅惊人,而且农副产品价格上涨反过来会带动化肥、饲料等价格上涨,形成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从技术上看,农业类个股总体上前期涨幅不大也提供了一些可能的交易机会。
资源性行业可以抵御通胀主要是因为部分被人为压抑的要素资源价格回归真实价值将是大势所趋。此外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意味着市场对资源的需求将快速增长。虽然9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再次加息,但是扣除利息税,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仍低于今年前8个月3.9%的CPI增幅,作为硬通货的黄金受到投资者的追捧,国内黄金价格创出新高。使得山东黄金和中金黄金在A股为数不多的百元股中占据两席。此外,具有资源性特性的煤炭、石油、有色金属以及钢铁等价格也大幅上涨,相关行业中的上市公司2007年经营业绩快速提升,股价也节节走高。
在通胀环境下,普通居民对房地产等实物资产的投资热情高涨,全国房价加速增长是推动通胀的重要动力,房地产的需求在较长时期内还将持续旺盛。造就了房地产行业成为全社会对资金最为渴求的行业。一线地产企业如万科、金地、保利等一年内多次融资,二、三线地产企业大量借壳,直接表达了它们对资金的渴求。
最后,今年央行连续5次加息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人民币加速升值,商业连锁、旅游、金融保险以及航空等人民币受益类行业价值估值水平提升。此外在通胀环境下,居民名义收入水平提高,引发消费升级,消费品及航空服务业等行业景气度提升。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044亿元,同比增长15.4%,增幅为1997年以来的新高。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