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海口十月十一日电 题:开放、能源、区域三大国家发展战略促生洋浦保税港区 ——访海南省副省长姜斯宪
中新社记者 关向东 王辛莉 彭小云
“海南洋浦保税港区是继上海洋山、天津东疆、大连大窑湾保税港区之后,全国第四个获得国务院批准成立设立的保税港区。”海南省副省长姜斯宪,今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是国家扩大对外开放、国家能源、区域经济发展三大战略,促成洋浦保税港区获批。
位于海南西北部的洋浦半岛,处在东南亚至东北亚国际海运主航线的中心位置,深水岸线约五十公里,可建一至三十万吨级码头泊位八十多个,具有环北部湾地区建立枢纽港的最佳条件。
姜斯宪说,洋浦发展经历了“一波三折”,国家领导人一直对洋浦开发表示支持,国家也多次给与洋浦特别的政策安排。
他回顾说,一九八八年十二月,海南省委、省政府正式向中央请示:将洋浦三十平方公里土地使用权,一次性出让给外商成片开发。由于当时对这种开发模式认知不同,引发了一场洋浦风波
一九八九年四月二十八日,邓小平在海南省委关于设立洋浦经济开发区的汇报材料上批示:“海南省委的决策是正确的,机会难得,不宜拖延。”
一九九0年五月十七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江泽民明确表示:这是一件好事,中共中央、国务院对此非常支持。
一九九二年三月九日,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洋浦经济开发区,并赋予洋浦经济开发区比其它国家级开发区、保税区更加优惠的政策。洋浦经济开发区成为中国内地唯一享受保税区政策的国家级开发区。
经历了国家宏观调控、股东多次更替等波折之后,洋浦面临新的选择。二00四年,海南省重组洋浦股权结构,由海南省政府控股,中石化、香港长实、印尼金光等参股“洋浦开发”。洋浦开发进入一个大企业带动阶段。八百万吨炼油项目、一百万吨浆纸项目,十万吨苯乙烯项目等,使得海南西部这片占地只有海南千分之一陆地面积的半岛,为海南贡献百分之四十的工业产值,百分之四十七的国税和待征地税。
洋浦站在了新的起点上。
二00五年二月,国务院副总理吴仪视察洋浦经济开发区时指出:“洋浦已具备了一定的开发基础、港口基础和产业基础,地处中国与东盟的最前沿,是中国大陆面向东南亚的桥头堡。这些独特的区位优势为洋浦抓住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机遇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
今年“两会”期间,海南省委书记卫留成、省长罗保铭向温家宝总理汇报了海南申请设立洋浦保税港区的情况,得到温总理的肯定。
今年四月二十七日,海南省正式向国务院上报《关于设立洋浦保税港区的请示》,经过十部委联合行文上报国务院审批,于九月二十四日全部完成设立海南洋浦保税港区的审批程序,其间历时仅仅一百五十天。
姜斯宪对记者说:洋浦保税港区的获批,不仅仅是国家对海南省委、省政府关于海南发展战略的肯定,更令海南在国家继续实施经济特区对外开放战略、国家的能源战略、国家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中,有了自己特殊的使命。
他表示,洋浦保税港区与其他三个保税港区相比较,更多的是“海上腹地”优势。洋浦保税港区,将利用独特的区位优势,抢占东南亚国际航运和国际物流的制高点,率先成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开放口岸,尤其是国际能源、资源进入中国内地市场的中转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他强调,洋浦保税港区在国家能源战略中举足轻重。现已建成中国南部唯一的三十万吨级原油码头;同时,洋浦也是距离南海油气资源开发区最近的天然避风深水良港。目前,除了八百万吨炼油项目外,洋浦已建成十万吨苯乙烯等项目;准备动工的有六十万吨PX项目,一百万吨乙烯项目将列入国家“十一五”计划;一千万立方石油商业储备基地建设项目在望;今年洋浦油品进出港量达到一千五百万吨,一个依托南海油气的石油产业链正在形成之中。
作为中国南方第一个保税港区,区内货物中转、贸易、仓储物加工制造的“自由港式”的便利,将推动洋浦开发区的功能提升和海南经济特区的建设进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