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八月二十九日电 中国政府近期在食品安全和产品质量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境外媒体和一些专家对此给予了积极评价。
法新社报道称,中国近来颁布了一系列食品安全条例和标准,表示中国政府对食品安全开始重视,发表《中国产品质量安全白皮书》是中国对食品安全越来越关注的一个最新迹象。
美联社则称,中国发表的白皮书虽然没有太多新意,但凸显了中国政府在努力挽救近几个月来因质量问题而声誉受损的“中国制造”品牌。
美国商会会长柏迈高表示,美国企业和消费者不必对“中国制造”过度反应,每年有大量中国产品进入美国市场,绝大部分是符合安全标准的。
美国《华尔街日报》发表社论称,被召回的中国玩具中,百分之九十八是由于美泰公司设计失误造成的,美国国会议员不能因为美国公司自身错误而要求建立对华贸易壁垒。
德国经济亚太委员会主席贺斌杰指出,食品安全和产品质量问题是中国经济迅猛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西方应予理解,通过将中国融入国际经济一体化解决问题,而不是威胁抵制“中国制造”或进行经济制裁。
《金融时报》认为,中国问题产品真正的教训是产业链的全球化需要发达国家加强管理,解决产品质量问题的主要责任在跨国公司和发达国家政府。玩具召回事件在一定程度上是管理漏洞和商家的贪婪造成的,通过努力可以彻底解决,但更难以纠正的是美国人的错误观念,认为可以用低廉的价格买到质量一流的商品。
日本《时代周刊》发表题为《中国“毒”自日本来》的文章称,在层出不穷的“中国食品危机”中,有问题的恐怕不止是中国。以养蜂业和渔业养殖为例,中国养殖户使用的多种农药、抗生素和抗菌素都来自日本。
美国《卡内基中国透视》月刊载文称,从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公布的数据可看出,一国出口产品质量与经济发展水平呈正比,产品质量问题远非局限于中国一国,这个问题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由于在经济和政治上长期积累起来的对中国的负面看法,虽然前不久美国菠菜也造成了美多起中毒死亡事件,但“中国制造”惹来的麻烦却引起了更强烈的反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