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迈出新步伐。
农村改革继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集体林权改革试点进展顺利,有力地促进了生态建设和林农增收;村镇银行等一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开始试点,上半年已有18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获准开业;进一步完善农村小额贷款制度,拓宽了借、贷款主体和贷款用途,提高了贷款额度的上限。国有企业改革积极推进。企业改制上市步伐加快,并购重组力度加大,国有资本经营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资源环境领域改革步伐加快。对工业用地全面实行招拍挂制度和出让最低价标准。城镇土地使用税征收标准在原有基础上提高了2倍。对新设探矿权、采矿权全面实行有偿取得制度。全国17个省份出台了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部分矿产品资源税适用税额标准进一步提高。金融改革稳步实施。国有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和中小商业银行改革继续推进,人民币汇率弹性进一步增强,外汇结售汇制度继续完善。综合配套改革试点范围扩大,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在成都、重庆开始启动。
今年以来经济保持了近几年增长较快、效益较好、运行较稳的态势,避免了大起大落,经济发展的后劲增强,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是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中央方针政策的结果,这也充分证明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宏观调控政策是及时的、必要的、正确的。
二、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更要居安思危,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忧患意识。必须看到,当前经济增长依然偏快,结构调整仍然滞后,经济发展付出的代价过大,潜在的风险不容忽视。
“三过”问题仍很突出。投资增幅还在高位,前7个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幅仍达26.6%。货币信贷增长依然偏快,7月末广义货币M2和狭义货币M1同比分别增长18.5%和20.9%;前7个月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贷款2.77万亿元,同比增长16.6%。外贸顺差仍在扩大,前7个月达到1368亿美元,同比增加612亿美元。
节能减排形势相当严峻。前7个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8.5%,其中占工业能耗近70%的钢铁、有色、建材等六大高耗能行业增长19.7%,同比加快2.7个百分点。上半年全社会用电量增长15.8%,增幅同比提高3个百分点,其中重工业用电量增长18.8%,提高4.6个百分点。长期积累的环境污染问题严重,环境违法行为突出,太湖、巢湖等一系列水污染事件给全社会敲响了警钟。
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扩大。前7个月,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达到3.5%,涨幅同比扩大2.3个百分点;其中7月份当月同比上涨5.6%,比上月扩大1.2个百分点。价格总水平上涨的主要原因是食品价格上涨较多,前7个月涨幅达到8.6%,拉动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8个百分点。
影响农业稳定增产和农民持续增收的不利因素较多。截至8月13日全国因洪涝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690亿元;部分地区旱情严重,目前全国耕地受旱面积1.73亿亩,比多年平均增加0.32亿亩,秋粮生产形势比较严峻。同时,农作物病虫害呈重发态势,部分地区猪蓝耳病等疫情影响了畜牧业生产。尽管化肥价格比较平稳,但饲料、幼禽家畜、农业生产服务的价格上涨较多,加大了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的压力。
一些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亟待解决。部分城市房价涨幅较高,7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上涨8.1%,涨幅比上月提高0.7个百分点。就业、看病、上学等方面的问题仍然较多。非法用工等侵害劳动者权益的问题还不少。一些行业和领域重大安全事故时有发生。
当前一些突出矛盾之所以仍没有根本缓解,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不少问题是长期积累形成的,而且与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阶段有关,转变粗放增长方式、解决消耗大、污染重等问题需要有个过程。还有些问题则与国际因素有关,特别是当前国际市场需求较旺、初级产品价格较高、全球流动性过剩等,都增加了抑制“三过”、调控国内市场的难度。同时,由于宏观调控没有搞“急刹车”,主要运用经济、法律手段进行间接调控,一些政策效应还没有完全显现,还有些调控措施也需要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更主要的是,一些深层次的体制机制障碍尚未消除,制约了宏观调控政策的效果。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