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转机令出售停止
记者14日从中商会石油委获悉,民营油企已经暂停了与外资石油巨头的出售谈判。
而在民营油企出售消息传出后,国家发改委等有关部门也迅速进行了调查,并得出了“打包”出售不利于中国能源产业发展的结论。民营油企“打包”出售工作已经停止,并且国家发改委的一个通知让民营油企看到了希望。
8月4日,国家发改委发出《关于做好成品油市场供应加强价格管理的通知》,《通知》提及:中石油、中石化集团对系统内外成品油经营企业要一视同仁,不得对系统外企业停供、限供成品油。“这是国家对民营油企的政策发生转变的良好征兆。”赵友山坦承,《通知》让民营油企看到了一线生机。
赵友山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是因为没有固定油源导致生存极度困难,迫于无奈“打包”出售。实际上,在石油行业里摸爬滚打多年的民营油商们,并不愿意把自己多年的心血出售。赵友山说,中商会石油委其实一直都在劝说民营油商不要出售自己的企业。
还有一个政策信号令赵友山更加兴奋。记者看到了赵友山上周刚刚收到的《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改委关于2007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工作意见的通知》,其中第八条明确写着“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继续研究出台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的配套文件和实施细则(发改委牵头),继续清理限制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赵友山表示,这是一个信号,表明38号文件可能将会有调整。
另外一个更让民营油企兴奋的消息是,油源问题有望获得解决。赵友山14日向记者透露,国家发改委正在研究在批发环节每年向民营油企提供500万吨成品油,并有望在今年10月份成为现实。他兴奋地向记者表示,目前国家发改委有关部门正在具体操办此事,虽然具体的提供方式现在还不能公开,但是获得稳定油源将使民营油企更富有生命力。
“打包”出售存在诸多瓶颈
董秀成向记者表示,在民营油企“打包”出售消息传出之初,他就认为继续的可能性不大。
首先,民营油企自身并不希望出售。欲借“打包”出售引起各方注意,与政府和中石油中石化博弈,最后得到更多的政策支持。另外,外资石油巨头们在中国面临的最迫切问题与民营油企一样,也是油源问题。目前,外资石油巨头参与合作的加油站,成品油也是从中石油和中石化购买的。
位于北四环的“中化道达尔加油站”的前身曾是第一个进入中国市场的外资加油站。“中化道达尔加油站”的一位郝姓经理告诉记者,他们的成品油也必须从中石油中石化手中购买。
持相同观点的还有中国石油业国际产业投资联盟秘书长崔新生。他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认为,民营油企“打包”外卖有夸大的成分,即使这些民营油企要出售给外资,最终也很难实现真正的“捆绑”销售。他分析认为有很多原因限制着民营油企的外卖。一是定价问题,民营油企的初步意向为净资产之上大约溢价40%,但对于外资来说,却还有待商榷;二是量的问题,由于民营油企有地域、规模等区别,要把大量的民营油企放在一起捆绑也几乎不可能为之。
至于已经签订了出售合同的民营油企,董秀成判断可能是占据着东南沿海好地段的企业。他分析说,如果这些民营油企拥有好的仓储、码头和加油站,中石油中石化也会是买家。“其他的技术跟不上,安全性低、地段不好的加油站,外资企业是不会购买的。”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