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初,一条关于“西餐调味品委员会挂牌成立”的消息见诸报端。这是一条大多数人都不会留意的小新闻,但在“奥运食谱七成西餐”的大背景下,却又显得饶有意味:西餐在中国已经发展到连调味品都需要有专业机构来把关了吗?
据调查显示:国内的西餐业的确已经进入了加速发展的时期;但更重要的是,作为一种纯粹的“进口”文化,如今它的形态之丰富,对我们日常生活影响之深远,恐怕连我们自己都没有意识到。
历史:从“汤玛法”开始的故事
西餐,广义上来说,一切不是中餐的饮食都可以叫做西餐,不过中国烹饪协会西餐委员会秘书长边疆告诉记者,在业内,他们对西餐的定义还是“欧陆菜”,包括正餐和便餐,但一般不含快餐——这也符合大多数人的印象。
这个意义上的西餐,最早是17世纪随着传教士来到中国的。据记载,被顺治尊称为“玛法”的著名传教士汤若望就曾以西餐来招待北京的官员们。
1840年的鸦片战争轰开了中国的大门,随着西方人的大量涌入,西餐也开始在各大口岸城市落地生根。到了光绪年间,在北京、天津、广州、上海等地陆续出现了最早的“番菜馆”。其中创立于1903年的天津起士林,至今仍在营业,而它的创办者阿尔伯特起士林,是当年八国联军中的一员。
说到西餐最初的推广,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名字:慈禧。
这位老太太对包括西餐在内的各种西洋事物都很有好奇心,据说法式面包就是她偏爱的点心。后来的八国联军更让她见识到了“洋人”的威力,为了搞好外交,她经常在宫里用丰盛的西餐宴会招待外国公使夫人。在这种宫廷风气的影响下,西餐很快就在北京的高门大户中流行开来。
到了上世纪30年代,西餐已经成为中国上层社会的一种风尚,尤其是在上海,许多有钱人家都有专门的西餐厨师,而到国际饭店去吃西餐,更是当时最时尚的社交方式之一。
解放后,西餐厅纷纷歇业或是改制、合并,到了“文革”期间,能够继续营业的西餐厅屈指可数。不过,当时的几家俄式餐厅依然颇具影响力,例如北京的“老莫”——莫斯科餐厅,那里一度是红卫兵运动的集结地,70年代后则成为了京城年轻人恋爱、聚会乃至打架的首选地。
改革开放后,西餐重新有了发展,1983年,法国时装大师皮尔卡丹在北京开了第一家中外合资的西餐厅:马克西姆。餐厅从装饰到口味到服务,均是纯正的巴黎风格,只是人均200元的消费,在那个时代足以令国人望而却步。
之后,西餐的发展依然缓慢。直到上世纪的最后几年,许多西餐品牌开始陆续进入中国,如法国的福楼,美国的星期五,意大利的亚地里亚等,同时,本土化的西餐业,尤其是平价西餐连锁店,也开始大量出现。
那么,是什么让西餐突然发展起来呢?边疆分析说,这得益于三方面的推动力:
一是星级酒店的建设——我国规定,三星级以上酒店必须有西餐厅,因此酒店建到哪里,西餐厅也就开到了哪里;
二是洋快餐的推广——肯德基、麦当劳等虽然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西餐,但口味、环境和就餐方式无疑都是西式的,正是它们让国人开始接受西餐的味道;
三是酒吧的兴起——多数时尚酒吧都提供简单的西式便餐,还有一些特色酒吧是以各国风味酒菜为招牌,推广了西餐文化。
如果说以上三方面都是量变的积累,质变的转折点则出现于2003年。“非典来了之后,大家突然发现,西餐的用餐环境和就餐方式其实是更加卫生健康的。”迪欧咖啡的副总经理杨晓兰告诉记者。
2003年,恰好是国内历史最悠久的西餐厅起士林建店100周年。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