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运作甘当市场铺路石
“中国需要国际上领先的制作和经营经验,而在外资进入中国的同时,也应该就中国的文化和国情找准一条适合自己的路和定位。”焦刚非常肯定中外合作的方式。
但是,“任何一条新的路都很难,有很多失败,需要很多铺路石。”此刻的焦刚语重心长。他所谓的“铺路石”就是现在市场上一些急功近利的表现。市场还没有培养起来,很多本土原创剧目更多地强调民族民间化,但是尺度把握不好,就会让观众产生“似曾相识”的感觉,认为原来就有这样的歌舞剧,失去了新鲜感,票房自然败走麦城。
在音乐剧教育方面,毕业于音乐院校的焦刚认为,目前国内对音乐剧的人才培养是盲目扩张。“近两年音乐剧院校、专业遍地开花,但是因为没有演出平台,很多演员丧失了机会。而且如果没有好的演出,学生没有学习的范本,教学也是无的放矢。”焦刚说这也是急功近利的一种表现。
相比之下,姚朔似乎更为乐观一些。虽然不愿意去展望中国音乐剧未来发展的前景,但是他却认为目前中国音乐剧实际上已经进入了产业化的启动阶段。“今年中国音乐剧市场特别热闹,大家都觉得音乐剧现在可以开始做了,首先考虑中国市场已经有了这样的消费能力,也有了一定的运作经验。大家都愿意先付出成本培养市场,国外机构也瞄准了中国市场,这些因素综合说明——中国音乐剧时代已经起航。”姚朔说。
记者观察
中国音乐剧在路上
有人说,走走过场,尝尝新鲜,音乐剧在中国的前20个年头就是这么过的。
1987年,中国还处于改革开放初期,由中国戏剧家协会与美国尤金·奥尼尔戏剧中心联手牵头,在美中友好协会的帮助下,中央歌剧院引进了两部美国音乐剧《乐器推销员》和《异想天开》。
而后,中国本土原创音乐剧如雨后春笋。但是《现在的年轻人》、《风流年华》、《四毛英雄传》、《夜半歌魂》等一大批剧目不要说“经久不衰永唱不朽”,也不要说“各领风骚三五年”,首年演出的票房都先后惨遭滑铁卢。
2001年,“韦伯音乐剧盛典”唱响人民大会堂,这部经典音乐剧片断饕餮大餐标志着世界音乐剧真正进入中国。而从2002年的《悲惨世界》到后来《音乐之声》和《猫》,经历了系列经典音乐剧启蒙后的中国观众,对百老汇、韦伯这些名词才变得不再陌生。
改造剧院、成立合资公司、建立巡演系统、学习完整的百老汇经营模式……中国正在为“移植”音乐剧做足准备。但是这两年,虽然各个演出公司都在做或者着手做音乐剧,但都是散兵游勇的状态,甚至有些自娱自乐。
“草船借箭”的典故我们都耳熟能详。如果演出公司联合起来,打造类似电影院线的剧场院线,或者在音乐院校和演出公司之间搭建平台,形成连贯的产业效应将更有助于音乐剧市场化在中国加速前行。
上月27日,号称历经10年斥资4000万元的原创音乐剧《蝶》在广东东莞“破茧”首演,9月份还将移师北京,现在正与《妈妈咪呀!》同步售票,如此公开叫板或许能说明现在中国音乐剧已经有了一点理直气壮的理由。
只不过,什么时候中国的观众对于“百老汇”、“伦敦西区”、“韦伯”这些符号的追捧跟香港演员对好莱坞的向往如出一辙时,音乐剧在中国才真正走上了康庄大道。(记者 刘佳)
[上一页]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