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徐工事件到娃哈哈风波,跨国巨头近两年在中国市场频频引发争议。而梳理每一个事件,我们都会发现似乎今天所有的变局早在布局阶段就初露端倪,早在出手的那一刻跨国巨头就已经算计好了未来的变招。
本土企业家宗庆后在声明,外资总裁范易谋也在声明——进入7月,达能和娃哈哈的争吵越来越像一场《罗生门》的故事,所有人都在自说自话,所有人都认定自己是对的。
在这一戏剧般发展的事件之外,另一个事实也许更值得人们去关注:去年在全球市场赢利超过100亿人民币的达能集团,目前已持有大量中国饮料企业的股权,乐百氏、蒙牛、光明、汇源这些中国城市居民耳熟能详的饮料品牌都有达能参股。
1987年就已经进入中国市场的达能集团在20年间从来没有停止在牛奶制品、纯净水这些它最熟悉领域的布局,当中国行业巨头出现资金缺口时,达能总是及时出现搞掂股权合作事宜。
时过境迁,当初的布局很快就成了变局的前奏,绝对控股权于是便成为争夺的重点。
股份——争夺的最前沿
商人有商人的规矩,达能也好,凯雷也好,大部分跨国巨头进入中国市场都是从设立办事处开始,熟悉中国市场的规则。在管理学家看来,这是一个企业选位的阶段,重要的不是经营实业,而是找到应对新市场的办法。
以达能为例,1987年进入中国以后,直到1994年才在上海与光明合资酸奶项目。但一旦发力,就迅速抢位。在长三角和珠三角这两块中国最具经济活力的板块,达能频频出手,娃哈哈、乐百氏、光明、梅林正广和、深圳益力等饮料企业在2000年之前,都开始有达能参股。2000年以后,达能又开始向中国北方进军,参股汇源和蒙牛,进一步完成了在中国市场的整体布局。
在进入WTO五年后,中国很多行业都放开了对外资持股份额的限制。而对于控股权的争夺,正是跨国企业最擅长的招数。像1997年前后,亚洲爆发金融危机,很多港资股份被迫转卖,这给了跨国巨头收购股份的好机会。达能也正是在这样的关键时段,收购了原本属于香港百富勤的股份,得到了在娃哈哈合资公司51%的绝对控股地位。
人才——布局的依托
对股权的布局是控制大方向,是争夺行业的领导权。而能够赢得未来市场上的竞争,还必须在吸引人才上加大力度。尤其是从事高科技产业的跨国巨头,决不仅仅视中国为巨大的消费市场、成本低廉的制造基地,而是更看重中国丰富的人才资源。
微软、谷歌、诺基亚等国际知名高科技公司纷纷在中国建立企业研究院,大量吸纳优秀的人才。以微软为例,其人才布局已完全全球化,7万员工有一半都来自美国之外,而营业收入的一半也来自美国之外。在中国,微软一直加大吸纳人才的力度,要把中国研发集团打造成美国以外最大的基础研究、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的基地。据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张亚勤透露,在未来三到五年,微软中国研发部门将达到3000名全职人员,再加上5000~6000聘约人员的规模。
类似微软这样在中国争夺人才的公司决不是少数。大量的出国培训机会和良好的薪酬升值体系是跨国巨头吸引人才的关键,而与知名大学合作也成为跨国巨头人才计划的重要部分。不过,随着中资企业竞争能力的增强,很多在外企培养出来的人才也有所回流。对于人才的争夺,中资企业正在扳回原有的劣势。
像2004年收购IBM的PC部门的联想集团,迅速从竞争对手戴尔电脑挖来了不少人才,新的首席执行官阿梅里奥就来自戴尔,对老东家竞争策略的熟悉让联想很快在亚太市场有了更广阔的天地。即使是微软,其原总裁唐骏也被盛大集团的陈天桥挖角,成为盛大的新总裁。
中资——同样也在拼布局
对于中资企业而言,吸引在外企中有着成熟国际运营经验的人才只是商战布局中的一小步。困扰中国企业国际布局的不仅仅只是人才瓶颈、资金难题,还有大量的技术壁垒。对于中资企业而言,在市场布局上没有什么先机,只能是从夹缝中寻找机会。
一方面,在外包生产、离岸支持不断被跨国巨头采纳的情况下,很多大企业选择出售部分业务环节,这就给了中国企业向产业链上游进军的机会。这样的机会,不仅仅属于联想、TCL这样有着一定规模的企业,很多中资小企业也在为攻下国际市场谋划布局。
像光产业领域的大连路明公司,2003年之前只拥有部分发光材料的专利,在发光芯片领域还和国际先进水平差距巨大。而以日本日亚、德国欧斯朗为代表的两大核心技术阵营已经开始跑马圈地,收取较为昂贵的专利使用费。
当大连路明董事长肖志国在得知拥有部分发光芯片专利的美国AXT芯片公司即将出售的时候,就迅速做出决定,不惜代价收购这家美国公司。为了击败竞争对手,肖志国答应接纳所有美国公司的员工,几乎倾家荡产般把一切都压了上去。
这样的冒险,事后证明是成功的。用肖志国自己的话说,“这次收购使路明减少了十年技术爬坡,如果路明要自行开发的话十年之内我达不到这个结果;更难能可贵的是,通过这一次收购我获得了30多项核心技术和专利,使得路明有资格能够进入这个行业;再一个,通过这次收购,我获得了一批优秀的人才。”
商战——赢家总是善算者
虽然有很多中国企业家已经开始学会布局国际市场,懂得精确选位争夺人才。但限于资金、管理以及经验上的差距,大部分中国企业在布局上还处于战略防御阶段,还没有强大的实力发动进攻。
对中国企业而言,“与狼共舞”已经有了一段时间,再也不能用经验不足做借口。长期以来,大量的新就业人口和迫切的资金需求,让中国企业和相关主管部门在选择和跨国巨头合作时妥协太多,甚至让很多中资企业抱怨外企在中国享受的是超国民待遇,跨国巨头布局的成功是占了天时。
但无论是中资企业还是跨国巨头,应对市场的布局策略拼的就是“算”,是商战的谋略。我们可以看到,早在进入WTO之前,就有为数众多的中国品牌在竞争下消沉死亡。而加入WTO以后,更多的中国品牌又在股权变革下归属了跨国巨头。这样的局面,不能不说是跨国企业在布局上占有巨大的优势。
随着中国制造的崛起,中国企业正在迎来“以布局谋变局”的契机,如果说外企布局中国是赢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天时,那现在崛起的中国经济也已经为中国企业提供了地利与人和。商战,赢家总是善算的人。(綦天正)
环球杂志授权使用,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该刊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