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八月一日电 题:地方官节能减排的苦辣酸甜
中新社记者 德永健
“在关闭高污染企业过程中,压力确实非常大。曾经有几百人把一口大锅架到市委市政府的门口,要生火做饭,意思是要饭吃。”
提及“节能减排”,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委书记赵忠讲起了这段经历。作为中国五十年代初期与包钢配套建设的焦炭和石灰石基地,乌海是个典型工矿城市,号称“乌金之海”,煤炭收入一度占到了乌海经济总量的八成以上。
这片“乌金之海”是内蒙古这个以资源型产业为主的地区的典型缩影。在中国政府把“节能减排”作为当前宏观调控重点之际,正努力完成“节能减排”任务同时确保经济增长数量的地方官们都有本“苦辣酸甜经”。
据乌海市市长白向群介绍,自二000年以来,乌海共关停六百五十多户高污染中小企业,涉及二十亿元(人民币,下同)固定资产,并明确规定二十万吨以下焦化厂一律不予审批。但“关煤矿、关焦厂,不是说一个‘关’字就能关掉的,由于一‘关’投资就全没了,可以说关掉了一些矿主的‘命’。”
毗邻乌海的鄂尔多斯市市委书记云峰也不讳言:“关一个十万吨小煤窑,矿主几百万利润就没了。”
“如果煤炭市场不好,‘关’好办,但现在恰恰煤炭市场一片大好,现在让小煤矿、小焦炉都停下来确实很难,但我们必须落实科学发展观。”云峰说。目前鄂尔多斯年产一亿七千万吨煤,煤矿数量则减到了二百七十六座。
统计显示,内蒙古全区现已关闭八百多家“小煤矿”,一千三百多家小电石、小炼焦及小铁合金;内蒙古煤炭年产量现接近三亿吨,但煤矿数量仅为五百多家;此外,截至今年六月三十日,内蒙古已关停六十九万千瓦小火电机组,计划今年拆除一百万千瓦小火电机组。
赵忠坦言,在关停的过程中,乌海市经济受到了比较大的影响,“但乌海市政府认为这些影响都是暂时的,只有关闭了这些高污染企业,才能上一批新的、大的、符合循环经济和环保要求的企业。”
在关停过程中,乌海陆续出现了近两万名下岗职工,如何妥善安置这些职工成为“节能减排”面对的最大问题。据赵忠介绍,该市目前主要采取两种安置途径,一是通过新上项目吸纳下岗职工。在关掉众多高污染的小企业后,乌海近年工业固定资产又投入了二百亿元,这二百亿元形成的生产规模吸纳了大量下岗职工。
此外,近年随着城市建设的兴起,乌海第三产业日益发展,成为吸纳下岗职工的另一条途径。目前通过上述两条途径,乌海已妥善安置了大部分有就业能力和就业愿望的职工。对年龄、文化、身体等条件均不符合企业用工标准的职工,乌海相应设置了“公益性岗位”予以吸纳。
现在,蓝天正越来越频繁地“光临”乌海。二00六年,乌海市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即“蓝天数”为二百一十五天,比二00五年增加一百二十八天。在过去,乌海全年的“蓝天数”通常仅为七、八十天。
“今年一至五月,乌海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已达一百零一天,比去年同期提高四十五天,我们今年的目标是争取达到二百三十天以上,与北京去年的标准持平。”乌海市环保局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