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吗?20年前的今天,“彩票”还只敢称作“有奖募捐券”。
当时那是多大一件新鲜事。1987年7月27日上午,中国社会福利有奖募捐券首发式在石家庄市政府门前广场举行。排队买下第一张的,是时任副市长的孙永生。此外,河北省委书记、省长也各购100张。
不约而同。在10个试点省市之一的上海,1987年7月28日,带头购买首批奖券的,也是刚在锦江饭店小礼堂成立的首届市社会福利有奖募捐委员会领导。
支持的原因,赵朴初同志在那年6月中国社会福利有奖募捐委员会成立大会的致词中说得明白——“我们现在可以说是在造一个社会福利的大海,让一滴滴水投进去,永远不干。”
福彩20年,光华初绽……
你要自选还是“鸡”选
孙悟空、芭蕉扇、桃子、香蕉、旗帜……
“好玩吧?”福利彩票九江路卖场,连玩好几小时的顾先生正教记者尝试游戏投注机:一按确定键,屏幕上这些图案立马停止滚动。“这款游戏叫‘西游夺彩’,如果印着‘齐天大圣’的五面金色旗帜连成一线,那积分就最高啦。”
一打量,百余平方米大厅内,十余位彩民在那头博弈“开心一刻”,这一头数张玻璃小圆桌前,闷头半趴者亦十余人。他们在干什么?人手一本小册子,埋头填单买彩票。
营业厅张经理说,现在每天彩票销售额四五万元,远无开业时热闹。2001年10月,它曾是上海首家、全国规模最大、品种最全的彩票大卖场,从早到晚人流攒动;而今,卖场由步行街东口的老介福商厦搬家,“No.l(第一)”的金字招牌也已不再。“因为今天这样的卖场有60多家,投注站大约3000个,遍地都是。”
福彩20年,变化的岂止这些。
“20年前的7月,新中国第一套福利彩票发行时,还称为奖券。那时,我在徐汇区天平街道办事处主持党委工作。”72岁的沪上彩票收藏家陆志仁记得清晰,“纯粹是抱着对上级负责的精神,我积极动员居民购买,大家都没听说过,很多人甚至问我还不还本。后来,我带头买了两张面值1元的奖券。”
陆志仁向记者展示珍藏的两张奖券:橙色,右上方印8位数兑奖号码,右下方还有“试发行”三字。“首批奖券有橙、黑、绿、红、蓝、深蓝6种颜色;当时10个试点省市,上海发行橙色的,天津发行黑色的,福建发行的是红色的……”
1988年6月末,首批即开型奖券面市,分剥开式、刮开式。卖了20年福彩的老销售员林其华告诉记者:“那之后票面越来越漂亮,金陵十二钗、水浒人物……生意也越来越好,不像1987年,生意清淡到一天赚的不够吃顿饭。”
“春色满园关不住。”1995年,“中国社会福利有奖募捐券”正式更名为“中国社会福利彩票”时,有媒体这样形容。
陆志仁难忘:上世纪90年代,实物兑奖的形式成主流。“广场上、公园里,摩托车、电视机等就摆在看台上,主持人大声宣布,奖品属于你啦!台下人山人海,一片欢腾。”
1999年,电脑福利彩票在上海试运行,其后推向全国。一位张姓老彩民忆起当时就乐了:“卖彩票的人问我,你要自选还是‘鸡’选?我很纳闷,就说,‘鸡’选吧。只见她的手指在键钮上一按,‘哒’一声冒出一张彩票。我呆了半天,这才明白过来。”
当年头奖2000元
中大奖,绝对是个小概率?
就在这个月,一对回沪知青夫妇喜中500万元大奖。要说中奖诀窍,老两口就是时常参与各种公益活动,比如报名任今年上海世界特奥会的志愿者,再比如福利彩票———每次买10元,双色球头奖,中奖的号码坚持买了两年多。如今中巨奖,他们说,除了贴补家用,还要资助一些贫困山区的儿童,为退休生活找寻新意义。
无独有偶。上个月获双色球头奖500万元的,也有一对夫妻。每期都坚持买福利彩票的他们,这回中奖代价仅仅是6元钱。他们介绍说,前年来沪打工,家境贫寒,孩子不久前又患心脏病,如今总算可解燃眉之急,回老家让年迈的父母高兴高兴。
运气这种事,确实说不清道不明———今年4月,双色球2007046期开出的4注头奖中,上海彩民摘得其中两注,其中闵行区的何先生是用自己和家人的生日号码,每期都买,足足买了三年才修成“正果”;今年3月,一位刚来申城打工的外地人只花费8元即中大奖,一对在沪做生意的外地夫妇,刚开始购买福彩几个月也中大奖。
市福利彩票发行中心统计过,1998年至2007年6月底,不足10年内,申城福利彩票共诞百万大奖429个,其中500万大奖158个。而20年前的8月28日,第一批福利奖券的第一次摇奖在石家庄最大的礼堂第一工人文化宫如期举行,5名头奖仅各2000元。“那时还有一名特等奖,记得也在5000元以下。”陆志仁说。
福彩20年,这样的故事还不少:南市区辅读学校的一群老师为给社会福利事业献爱心,集体购买数十本彩票,中了20万元;穆先生因老父所住福利院设施良好,而购买部分福利金用来建设福利院的福利彩票,中得50万元……
这倒真是应了——在期待中做善事,也许有时真能喜从天降。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