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海口六月二十六日电 题:海口愿景:最精最美的宜居省会城市
——访中共海口市委书记陈辞
中新社记者 关向东
“位于中国最南端的海南岛,作为中国最年轻特区的省会,海口市的城市发展愿景,是建设中国最精最美且宜居的省会城市。”
“这个城市政府的执政理念,追求的不是经济总量,也不是高税收,而是城市的生活品质,百姓的幸福指数,生态环境的保护,总之是‘宜居度’”。中共海南省海口市市委书记陈辞,二十五日接受记者专访时如是说。
具国际视角的地方官员
陈辞,一九七五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英文系,一九九四年调任海南省外事办副主任前有驻外经历,并连续五年担任团中央国际联络部四处处长。从一九九五年十月至二00三年,他主持海南外事侨务工作。
故而,陈辞是海南省为数不多的,既有较高知识水准,又有国际交往经验的领导干部。
陈辞是促成博鳌亚洲论坛永久会址落户海南的关键人物;曾在二00一年四月海南陵水上空中美撞机事件中,担任中方新闻发言人;在任三亚市市委副书记、市长期间,促成“世界小姐”选美大赛在三亚连续举办。
二00五年一月,陈辞调任海口市委副书记、代市长,今年六月任海南省委常委、海口市委书记,已获选为中共十七大代表。
海南独立地理单元优势
陈辞说,谈论海南的发展,应放在世界的、中国的、东南亚的范畴内,论长短,找空间。
他分析,看海南,既有中央视角,也有海南视角,关键是怎样融合。
从中央政府角度,中国不缺少海南的GDP,不缺少海南上缴的税收;然作为生态保护最好的一片净土,海南在中国绝对是稀缺的。
海南作为中国除台湾以外唯一的独立地理单元,有机会在探寻中华民族未来生存模式、发展模式方面,承接一些国家级的政治、经济体制改革试验。
邓小平当年倡议海南建省办特区,就是希望在灵活的体制安排下,用二十年的时间赶上台湾四十年的发展,证明中共也可以较短的时间,新的管理体制,建立一个经济发达,生态环境优美,人民生活富裕的海南岛。
当然,从地方政府而言,要对岛上八百多万人口的福祉负责,发展就是第一要务。关键是,如何在生态环境脆弱、能源与资源有限的岛上,在国际组织的支持下,找到新的发展模式与产业模式,同时不失去海南岛最宝贵的东西。
最精最美且宜居省会内涵
在这个前提下,海口作为是中国最年轻省份的省会,正在从“生产型”向“宜居型”城市转变。
如“宜居城市旅游化改造”,道路改造,由宽变窄,由直变弯,提高密度,公交优先,行人优先。城市建设,沿海不再建新建筑,留出视觉通道,方便旅行者。
“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城市就以文化论输赢。”陈辞特别介绍:对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标志的海口五条历史名街,海口将采取“保护性改造”。先为老街建筑逐一建立档案;再通过海口市人大立法,划出保护范围、制定保护原则;然后,在保护性开发中,政府与业主合作,修旧如旧,保护原貌,还原百年前业态,国家开发银行为此将配套五、六亿元人民币。
陈辞描述说:早上去吃海南肠粉,白天去逛街买小土产,晚上去喝老爸茶……这样的生活,是海南传统的文化生态,赤着脚穿拖鞋的老街居民,是这种文化真正的载体,这样的记忆才是海口真正的“城市记忆”。
“阳光海口,娱乐之都”,是另一个正在海口推行的理念。
陈辞说:白天有滨海的、阳光的有氧运动,夜晚有高雅的、民间的多彩文化生活。偏于小岛,收入水平不高,生活品质却不特别低,这就是最精最美且宜居的省会城市海口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