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评功过
吴敬琏曾经与女儿进行过一次长谈,在这次长谈中,吴敬琏评价了自己对于中国改革的贡献以及他对自己的定位。
顾准是吴敬琏一生中为数不多的令他理智上敬佩、感情上爱戴和精神上向往的人。顾准当年和吴敬琏谈起中国学术界对实用的偏爱和对理论的轻视,这对吴敬琏未来学术的发展有指导意义。
吴敬琏认为,顾准是中国最早主张市场经济的。顾准当时启发吴敬琏,只有先系统地学习世界文化和历史,才能够反过头来弄清中国到底是怎么回事。
从1973年到1976年间,吴敬琏不光自学英文和西方历史,对中国历史也进行了系统的学习和复习,从中国通史《纲鉴易知录》、《资治通鉴》开始读起。吴敬琏整天在屋里精神抖擞、埋头苦干,出了屋就精神恍惚,邻居们给他起了外号叫“老蔫儿”,也有人叫他“吴老蔫儿”。
1983年,吴敬琏在耶鲁大学当访问学者,用一年半的时间,静心埋头学习现代经济理论。吴敬琏抱着“把事情搞清楚”的态度,而不是揣着实用的野心。学习结束回国,当现实的命题呈现在他面前的时候,他把脑袋里面的大框架和小细节都拿出来应用,居然发现用着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直到晚年,吴敬琏评价自己的学术成就时,仍然觉得经济学理论是他的欠缺之处。
虽然有学者和朋友认为,吴敬琏对于中国经济改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他自己则更多地将之归结为机遇。
就像他们那一代知识分子一样,危机感总是伴随着使命感。吴敬琏对女儿坦言,对于生老病死还看得不是很开,因为在这个世界上尚有事没有做到,中国经济改革就是一件,如果做不成他将不甘心。
这个老人有点“迂”
为了呈现一个更加立体化的吴敬琏,吴晓莲采访了数位吴敬琏的朋友,包括同龄的同事、年轻的同事、企业家朋友、助手,以及学生等。在这个“群观”的过程中,众人对于吴敬琏的人品、、治学态度以及学术成就都给予了高度评价,唯独对他的个性评价不一——因为吴敬琏直言不讳的个性太容易得罪人了,这也给他带来了很多麻烦。
作为和吴敬琏相交50多年的好朋友,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黄范章就曾直言不讳地说,吴敬琏的执着是他的优点也是缺点,这也给他带来很多麻烦。黄范章认为,吴敬琏这人不适于浅交,而适于深交。“开始接触的时候不是很容易,但是接触深了之后,发现他是一个有深度的人,正直的、可靠的、信得过的人。当然他也有毛病,他得罪了不少人。他的优点和缺点是结合在一起的,你说他好,他敏锐,对问题一眼看到底,而且表达得很直率;你说他不好,他尖刻、伤人。”
中国建设银行董事长郭树清则认为,在我们这个需要理想主义,需要有人负责的时代,吴敬琏无疑是这个方面的道德楷模,但他的缺点是没有太多的幽默感,不能开玩笑,一开玩笑他就急了。
世界银行驻中国代表处高级专家张春霖是吴敬琏的第一个博士生,他给吴晓莲讲的一个小故事很能反映吴敬琏的性格。张春霖有一年过年回家,返京之后探望吴敬琏,吴敬琏一张口就问当地的经济发展如何,有没有什么变化,压根就想不到要嘘寒问暖地关心学生本人的情况。“他就是这样的人,在人情世故方面很不擅长,对于人际关系也不太在意。”吴晓莲说。
跟随吴敬琏多年的助手柳红认为,吴敬琏这个人其实有点“迂”:比如,他和其他经济学家一起被国家高层领导人请去谈经济形势,他会用很长时间去阐述他的看法,没想到别人也很珍惜在那样的场合讲话的机会。吴敬琏这样做就让人家不高兴。但是,其实吴敬琏也不是要在领导面前怎么样,他就是“迂”,他认定的那点事,就是要跟你一直讲。
“有一次我们去浙江考察,我看到大家在途中都睡觉,只有他一个人不睡,他干嘛呢,他跟他同座位的某个老省长的小秘书认真地讲国有企业改革,途中有几个小时他就讲了几个小时。他可能在他认为某个重要的问题上就这么讲开了,但是,他就会被别人或是误解,或是嫉妒,或引起别人的不高兴。”柳红坦率地说。
“学而优”但“不谋仕”
性格中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吴敬琏没有走“学而优则仕”的道路。吴敬琏有几种不同的名片,但最经常递给别人的是印着教授身份的一张。就像吴晓莲所言,吴敬琏并不适合做官,虽然有不少工作职位,但最让他感到自在的,还是教授这个位置。
吴晓莲认为,吴敬琏“学而优”却“不谋仕”的个人动机,主要有两个:一是知识分子的清高;二是知难而退。这个难就难在他不懂得“委曲求全”。这种坚持原则和直言不讳到了不惜代价的地步,很多程度是来自遗传。
吴敬琏的母亲邓季惺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位传奇女性,她和吴敬琏的生父吴竹似以及继父陈铭德一起创办了《新民报》,当时她还在司法部供职,由于《新民报》上刊登了对司法部不利的报道,她受到了部长批评,毅然辞职。
解放之后,邓季惺曾担任多届全国政协委员参与国家的政治生活,吴敬琏也和她一样。这对母子对于这份工作的责任感和认真的作风如出一辙。邓季惺以88岁的高龄去世,但临去世前一周她仍然在给北京政协提建议。“她也都不管自己是不是年龄大了,别人会不会听她的,就是这么执着去做自己认为该做的事。”吴晓莲感慨。
“和我奶奶那种撞到南墙也不懂回头的性格相比,我爸爸已经有所改善了。他有时候也会认为个人的力量是微小的,但好像一转眼就把这种想法抛之脑后,然后又开始不眠不休的工作去了。”
虽然家人曾经多次规劝吴敬琏,发表言论别太直言不讳,防止“祸从口出”,但没有什么效果。
吴敬琏的这种个性,让全家都为他捏着一把汗,尤其是每年开“两会”要面对众多媒体的时候。吴敬琏的责任感有一点抽象——要对事实和真理负责。所以,如果他认为不对的,他就必须说“你错了”;如果另一种做法是对的,他就必须说“应该这样做”。不管别人喜不喜欢听,他都一样要说。他是原则高于人,不太近人情。(郭晋晖)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