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能丧失文化主体性”
——专访全国政协委员、“中华母亲节”促进会会长李汉秋
在生活中逐渐形成的民族心理,不是靠背几句政治口号就能养成的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刘科发自北京 最近,关于60名政协委员联名提议设立“中华母亲节”的话题引起了不小的争议。5月15日下午,《国际先驱导报》就此专访了“中华母亲节”的发起人李汉秋先生。
“母亲节”不是喊口号
《国际先驱导报》:为什么你一再呼吁,要设立“中华母亲节”呢?
李汉秋:由于中国没有自己的母亲节,一些人就过美国的母亲节,商家和媒体也推波助澜。但是不同文化的母亲节形象代表都有不同的文化个性,现在这个日子缺少中华民族的文化内涵和特定的民族精神底蕴。
它是美国文化的产物,或者说是宗教文化的体现。1907年5月,费城的贾维斯女士在她母亲逝世二周年时在教堂安排了仪式,1908年费城教堂宣布这一天为母亲节。其实美国的母亲节刚开始只有两个州响应,后来渐渐认同多了,经过七年的努力,一直到1914年美国国会才正式决定把五月的第二个礼拜日作为母亲节。
随着美国的强势文化,它才走向世界。但并不是世界都在跟它一起过,英国、法国都不跟它一起过,亚洲的韩国、泰国、印尼也不跟它一起过。我们也应该有自己的母亲节。
《国际先驱导报》:很多人质疑,现在人们已经习惯了过美国母亲节,再来一个“中华母亲节”没有太大必要,这是形式主义?
李汉秋:我们不能太小看节日,节日是民族生活的典礼、仪式。过节是民族心理、民族精神很集中的体现,对民族性格的形成有很大影响。许多老年人,很多如烟往事都记不得了,但对于小时候过年的情景还历历在目。过谁的节,就跟着谁的文化走。我们现在就过着人家的节,就意味着跟着人家的文化走,这不是小事情。
2004年我就呼吁要有自己形象的母亲节。这不是形式主义,不是在喊口号。在生活中感受、逐渐形成的民族心理,不是靠背几句政治口号就能养成的。看国外,它并没有我们那么多政治教育,但是在生活中,包括他们的道德教育,反而很深刻。
我们爱自己的民族、自己的国家,我们要培养自己的民族精神,节日是一个重要的话题,不能小视它。这不是说国外有了,我们就也要过,现在是人家的母亲节传过来了,我们怎么办?我们不能丧失自己文化的主体性啊。
文化是民族的身份证
《国际先驱导报》:还有人认为设立“中华母亲节”是狭隘民族主义的体现。你对此怎么看?
李汉秋:这不能说是狭隘的民族主义,而是我们在宏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十六大报告中讲,宏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极其重要的任务,要贯穿于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贯穿于国民教育的全过程,我觉得非常对。
现在世界经济一体化,但是文化绝不能搞一体化。强势文化搞一体化,大家都跟着一个强国的文化。文化不能这样子,文化要百花齐放,不能一家独鸣。
随着经济的优势,某种强势文化风靡世界,别国的文化都不能存在了,这是很危险的,我这不是在危言耸听。文化是民族的身份证啊,要把身份证都丢掉了,还有身份存在吗?
政府认同是关键
《国际先驱导报》:设立“中华母亲节”,目前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李汉秋:我们希望政府能够认同“中华母亲节”,这是关键。中国需要搞“中华母亲节”,这个认识大家都一致了,就好办了,这是最主要的,有了这个认识,什么问题和分歧都好办。
我们更应该正确对待自己的传统,有一些不同意见是正常的,也不奇怪,还有许多工作要做,这还不是传统节日的问题,还涉及很多方面,要逐渐转变。10年、20年后,变化可能就很大。过去只有一个春节,现在是越来越热闹了,包括像七夕这样的中国情侣节,现在也有人过。国外媒体评价,“中国人过七夕节是在自己民族文化背景下做的事情,但是现在还不成功”,他们眼里的不成功是因为在中国过西方情人节的人更多。
大家都一下子转变过来,这也不符合发展的规律,包括这一次母亲节,5月13日是西方的母亲节,过的人很多,5月18日是中华的母亲节,过的人可能没那么多,但我们进步很快。从没有到有,这就是很大的进步。前年我们在武夷山组织过中国的情侣节,当时预计会有770对情侣登上鹊桥,结果来了7700对情侣,是我预料的10倍。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