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进入12月份,一股巨大寒潮的侵袭,让人们感受到了冬日的严酷。而与此同时,金融危机的蔓延、全球经济的不景气、资本市场的持续萎靡,已经足以令投资者的信心与热情降至冰点。甚至一度被奉为“弱势下的资金避风港”的银行理财产品,在全球性大幅降息的背景下,眼下也遭遇到近两年所未有的寒流。
自11月27日起,存贷款利率大幅下调1.08个百分点;12月5日起,大型及中小型存款类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分别下调1个和2个百分点。这是近3个月来央行第3次下调存款利率,第4次下调贷款利率,且幅度之大超出各界预期。对此,不少理财专家已发出警告:大幅降息将直接导致理财产品收益率的下降,一些以往相对安全稳健的产品可能面临随之而来的利率风险、信用风险以及提前终止风险。专家提醒投资者,在密切关注理财产品风险的同时,应相应降低未来理财产品特别是保守类理财产品收益率的期望值,同期存款利率水平仍是重要的参考标准。毕竟,在经济和投资环境不佳、市场不确定性增加的情况下,资金的安全才是最重要的考量因素。
根据Wind资讯和第一创业证券数据统计,受降息的影响,11月份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较前两个月相比有所下降,降幅为0.5个百分点左右,而且有继续下降的可能。另据普益财富对11月28日至12月4日14家商业银行总共发行的46款银行理财产品所做的统计,人民币1个月期、3个月期和6个月期产品的保证收益型产品平均年收益率分别跌至1.79%、2.78%和2.94%,而前一周为2.34%、2.99%和3.28%,下跌幅度非常明显。从产品种类分析,进入降息周期后,债券到期收益率的大幅下跌,使得债券和货币市场理财产品的整体收益水平下降,因此票据资产类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大幅下调;而今年以来收益率相对稳定的信贷资产类理财产品,由于其收益率与银行贷款利率存在着正相关系,因此受降息影响更大。
实际上,银行理财产品所遭遇到的寒流,不仅体现在产品收益率的大幅下降,更已延伸至整个发行市场的萎缩。根据普益财富的统计,上述46款理财产品全部为中资银行发行,外资银行首次出现“空档期”;且发行数较前一周再次下降了27%,市场继续萎缩。而从各种类型产品的占比来看,信贷与票据资产类理财产品的周发行数再次下降一半,市场占比也下降到30.4%;另外,结构型产品和QDII也一时难觅踪迹;不过,债券与货币市场类理财产品表现尚好,市场占比有所提升。
经济环境恶化带来的不仅是收益的下跌,理财产品投资期限也随之缩短。有关专家表示,目前中期风险已经远大于短期风险,从统计中也可以看出,在11月28日至12月4日发行的产品中,3个月以下产品市场占比跃升至69.6%,而1年期以上的产品已经几乎绝迹。这表明,市场对于中长期产品极度排斥,预计这种情况会持续很长时间。
对于那些对信贷资产类理财产品情有独钟的投资者来说,目前需要关注的是大幅降息后此类产品的收益率和风险问题。首先,信贷资产类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与银行贷款利率直接相关,因此随着贷款利率的下调,新发信贷资产类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将面临大幅下调的可能;其次,对于存续期内的信贷资产类理财产品,则同时存在着利率风险和提前终止风险。有业内专家分析认为,前期利率风险之所以并不是特别明显,是由于降息幅度较小,商业银行可以牺牲部分业务收益来保证投资者的收益。但是此次利率下降幅度大,可能超过商业银行所能获得的业务收益,因此商业银行只有下调理财产品的收益。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近期部分商业银行推出的理财产品中设计了浮动收益条款,利率风险则完全暴露,这部分理财产品的收益将大幅下降。此外,降息后,企业在考虑节省资金成本的情况下,有可能提前还贷,与之相关的理财产品也将由于基础资产的消失而提前终止。
进入降息周期中的银行理财市场,似乎正在面临一个艰难的抉择——对于投资者来说,前期理财风险集中、大量涌现,使得保证收益类产品成为首选,但事实上大量保本产品不仅存在着信用风险,同时在资本市场动荡、各国不断降息的背景下,预期收益也在不断下降,再加上随时可能提前终止,因此需要引起足够关注。而在银行方面看,在充满不确定因素下,理财产品发行与否、如何发行,也是“一本难念的经”。理财专家的看法是,投资于票据、短债、信贷资产等风险较低、流动性较强的投资品种,在未来一段时期仍将占据市场主流地位,特别是债券票据类理财产品,有望成为短期的明星产品。不过,投资者应降低未来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期望值。(记者 谢利)
图片报道 | 更多>> |
|
- [个唱]范范个唱 张韶涵助阵破不和传言
- [情感]男子街头菜刀劫持女友
- [电影]《非诚勿扰》片花
- [国际]乌克兰议员在国会比试拳脚
- [娱乐]庾澄庆说没与伊能静离婚
- [星光]小S台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语晨与周杰伦绯闻成焦点
- [科教]南极科考雪龙船遭遇强气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