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伫立在美丽的维多利亚港旁,恰似一架正腾空而起的飞机,它见证了香港会展业的传奇经历,在这里,礼品展、皮革展、钟表展、玩具展、珠宝展纷纷发展成为全球数一数二的展会,香港也发展成名副其实的世界级“会展之都”。
在香港贸易发展局助理总裁叶泽恩眼中,靠近湾仔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一带,一个良好的“会展生态圈”已经形成,会展业与酒店住宿、交通物流、银行金融等行业形成了良性循环。放眼香港,已形成了一个更大的“会展生态圈”,因为起步早,服务好,香港会展业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
会展创收逾260亿港元
会展,是城市名片;在欧洲,会展有“城市面包”的美誉。
近年来,凭借着其独特的历史条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长期自由开放的市场,以及经济迅速崛起,香港会展经济发展迅速。
“香港许多展览从零开始,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发展成为亚洲乃至国际最大的展会。”香港贸易发展局助理总裁叶泽恩回顾说。目前,香港会展的规模与国际化水平在不断提高:在展览领域,全球最大的礼品及赠品展、全球最大的皮革展、全球排行老三的珠宝展、全球第二的玩具展、亚洲最大的时装展、电子展、家庭用品展纷纷在此举办;举办的国际会议也不胜枚举,如世界银行大会、世界会计师大会、世界报业会议、太平洋经济合作议会全体大会、东亚经济高峰会等,令全球瞩目。
1997年,香港举办了47个大型展览,参展商2万家,吸引买家200万人;到了2007年,香港举行各类专业会展120场,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参展商以及专业观众500多万人,直接为香港经济创造了超过260亿港元的收入。
1:10带动相关产业飞速发展
用“寸土寸金”来形容香港展场的租金价格一点也不为过。参展商为一个几平方米的展位支出几万元乃至数十万的费用,这些仅仅是会展带来的直接收入。而最具吸引力的莫过于会展业对相关产业的巨大带动效应。香港会展业对餐饮、酒店、交通、货运等关联产业的带动系数达到1:10,即会展业每投入1元,就为社会经济带来10元收益。
香港贸易发展局助理总裁叶泽恩介绍,香港贸发局去年做了一个展览收益调查,发现每名参展商消费大约2万港元,参观展览会的外国观众在香港消费大约1.5万港元/人次。在香港会展中心举办的一个中型展会,大约有4000多家参展公司,可带来1个亿的消费,大约有3万多家外国买家,带来的消费超过4亿多。
香港每年约举办超过120个国际展览,参观的国际买家比例非常高,以香港贸发局的展览为例,2007年总买家入场人数54万,国际买家超过五成。国际参展商比例高,2007年贸发局举办的展览共有来自30个以上的国家及地区的2.6万参展商参加展览。
记者算了一下,按照1:10的带动系数,香港会展业260亿直接收入带来的相关产值高达2600亿!这样的收益与产值无疑很让人艳羡,也是直接收入仅几亿元的深圳会展业难以企及的。
内地经济助飞香港会展
“没有珠三角乃至内地经济的发展,也就没有香港会展业的今天。”香港展览会议业协会会长朱裕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
和世界上其它国家和地区一样,香港的展会主要依托于中国内地的进出口贸易。在中国内地出口的产品中,1/3是来自广东省,珠江三角洲是中国重要的加工基地和出口基地,从纺织服装到陶瓷建材,从大小家电到电子通讯,珠三角大规模的产业集群在全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香港与内地尤其是珠三角地区的“前店后厂”的模式,为香港会展业提供强大助推力,珠三角潜在的供货商吸引了大量的参展买家。
综观在香港举办得红红火火的礼品展、皮革展、钟表展、玩具展、珠宝展、时装展、电子展、家庭用品展、眼镜展,在珠三角都有着强大的产业背景,珠三角成为在电子、珠宝、钟表、服务等产业基地的同时,也诞生了一大批有着贸易需求的厂商,他们纷纷借助香港这一会展之都的平台走向世界。此外,内地经济强劲发展也吸引了一大批外商希望走进中国,他们也纷纷挑选香港作为平台。内地经济的发展,为香港会展业发展“助飞”。(刘虹辰)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