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四月二十一日电 题:廿载交通大跨越 从南荒流放地到国际旅游岛
中新社记者 翁阳
一道并不为宽的琼州海峡,曾令海南岛长久孤悬大陆之外,成为中国历史上久负“盛名”的流放之所。时至今日,“南荒”之名不再,天堑已变通途。
在建省创办经济特区二十年间,海南交通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大跨越、大发展。面对“飞机纵横翱翔、公路四通八达、火车跨海通行、海轮畅游世界”的今朝图景,当年曾贬谪于此的东坡居士恐将发出“兹游奇绝”之别样感慨。
五十余年前,大马归侨邬观水从广州前往琼岛兴隆华侨农场花费了半个多月,现在这一时间已缩减数十倍之多。二十年前,海南与外界的交通维系主要凭借渡船,而在当年“十万大军下海南”的集体记忆中,即使是省会海口的交叉路口也没有一盏红绿灯,汽车、马车、自行车则普遍同道而行。
“经过二十年的奋斗,海南形成了省内交通以公路为主、对外交通以港口、民航、铁路并举的综合运输体系,多种运输方式组成的立体交通网”,作为这一历史性跨越的全程见证者,海南省交通厅机关党委书记符惠琴如是扼要总结。
以作为岛内主要交通方式的公路为例,今天的海南已打造出以东、西两线环岛高速为主动脉,“三纵四横”国道与省干线为骨架的“田字形”公路网。全省公路通车总里程近一点八万公里,乡镇、行政村通达率百分之百,公路密度居全国前列。
铁路方面,粤海客列在二00四年实现正式通车,并于二00七年与全国并网。如今通过两岸火车轮渡码头过海只要四十分钟,每天最多可运送旅客五十万人次。
从建成投产到再度扩建,身处琼岛南北两翼、跻身全国十大繁忙机场的海口美兰和三亚凤凰机场,目前已开通民航航线四百余条,航线里程超过百万公里,飞机已成为境内外高端观光客进出琼岛的首选方式。
对于承担全省主要货物运输的水路交通,海南已建成万吨级泊位四十三个,每年实行运营的国际线路超过七十条,同世界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有经常性业务往来。近年来,海口、三亚还被众多国际邮轮公司纳入停靠站点,美国嘉年华、美国皇家加勒比以及马来西亚丽星等世界三大邮轮公司,都已开辟途经海南的定期航线。
作为中国最大、最年轻的经济特区,二十年来海南在交通领域摘得数项全国第一:一九九三年率先实行燃油附加费改革,取消岛内公路所有收费关卡,实现“一脚油门踩到底”;二000年,对美、日、俄等二十一个国家率先实行落地签证政策;二00三年,率先实行航权开放试验,开放第三、四、五种航空运输业务权。
二十年来,海南交通面貌的日新月异不断为拥有热带海滩、热带雨林、热带田园以及少数民族风情等丰富元素的琼岛旅游业带来勃勃生机。据统计,二00七年,享有中国“后花园”美誉的海南,其接待国内外游客过夜人数已逼近两千万。
今天,一贯具有超前构想和特区思维的海南,正在竭力打造全岛“一日生活圈”,并矢志向世界“后花园”发展升级。对此,中国国务院日前已正式批复海南关于建设“国际旅游岛”之发展战略,同意其在旅游业对外开放和体制机制改革方面积极探索、先行试验,并要求国务院有关部门对其给予大力支持帮助。不难想见,共荣共生的海南交通和旅游业又将迎来新一轮“脱胎换骨”。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