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连续6次加息仍未"刹住"中国经济,GDP年增幅11.4%
去年12月份CPI涨幅6.5%有所回落
尽管中国人民银行去年连续六次加息,但我国仍迎来1994年以来经济年增速最快的一年,与此同时,去年的通货膨胀率指标也远超过年初政府定下的目标上限。
国家统计局昨天公布的数据显示:2007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为246619亿元,增幅达11.4%。2007年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上涨4.8%,比上年提高3.3个百分点,2007年12月涨幅6.5%,相对全年峰值(去年11月CPI涨幅6.9%)有所回落。
多位市场人士表示,由于国际大环境可能趋于恶化,目前还不是中国央行出手的时候。春节前市场很可能迎来一个难得的加息“真空期”。
今年GDP增速可能达10.5%CPI涨幅可能超过5%
2007年,我国食品价格上涨12.3%,拉动价格总水平上涨4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局长谢伏瞻指出,即使没有任何新涨价因素,仅是2007年的物价上涨翘尾影响,2008年我国仍将面临着较大的物价上涨压力。
“看起来,经济确实有些过热。”昨天,花旗银行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黄益平分析指出,中国经济在2008年仍将保持较快增速,GDP增速可能达到10.5%,同时全年CPI的涨幅将超过5%,但总体趋势将是回落的。
兴业银行资金运营中心分析师鲁政委预测,今年1月份的CPI涨幅可能站上7%的高度。他指出,今年初全国出现奶、油价格上涨后,发改委启动了临时价格干预机制,但随后全国大面积的降雪又将导致蔬果等食品价格的大幅上涨,因此,CPI很可能突破前期高点。
投资银行高盛的分析师也认为,去年12月的CPI尽管比11月略有下调,但未来几个月仍可能出现反弹。中国银行最新报告预计,上半年物价上涨压力较大。
虽然市场普遍预测今年1至2月CPI并不乐观,但分析人士指出,当前物价的上涨仍属结构性上涨,尚未演变为全面通货膨胀。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中国经济增速按季呈下降态势,同时投资增长、贸易顺差等均处于逐步回落之势。谢伏瞻认为,这说明经济增长偏快的势头初步得到遏制;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控,收到了应有的成效。
中国宏观经济政策渐受全球经济牵制
尽管经济数据很“热”,但这并不意味着加息将一触即发。相反,目前多数经济学家的观点是,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以及政策的不确定性都可能加深,在此背景下,中国趋紧的宏观政策需要灵活执行,中期来看,不排除宏观政策转向的可能。
谢伏瞻指出,我国将密切关注美国经济走势和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短期的汇率、利率政策都将根据这些变化适时、适度进行调整。
黄益平指出,一旦美国经济受累陷入萧条期,将严重影响全球各大经济体,中国难保独善其身。再加上美联储连续降息,已使中美利差倒挂,中国将没有加息空间,甚至不排除降息的可能。黄益平预测,中国这轮加息可能步入尾声,今年最多再加一次息。
摩根士丹利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师王庆也表示,本来预测今年会加息1到2次,但在美联储宣布降息75个基点后,他们已修正了此前预判,2008年中国加息的可能性已经很小。
摩根士丹利最新发布的报告认为,由于中国出口增长或因外部需求减弱而大幅趋缓,因此2008年中国经济实现软着陆的可能性很大,GDP增长率可能降至10%。
鲁政委认为,春节前政策面应相对稳定,加息可能性很小。考虑美联储降息、美国经济衰退等因素,春节后即便宏观数据不理想,加息也很可能是非对称性的,央行或不会上调1年期基准利率,而只上调1年期以下的利率并对活期利率降息。
目前,主流观点多认为,管理层如今该担忧的可能不再是防范投资过热、通胀等,取而代之的是,美国经济陷入萧条对中国造成的负面影响。事实上,有关中国经济与全球“脱钩”的理论正在被市场否定,近期中国股市与全球市场同步调整就是证明。但是,美国次贷危机到底会蔓延至何种程度,到目前为止,并没有统一看法,而这明显加大了我国央行的货币政策操作难度。(李强)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