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等西方国家已基本实现了普惠的企业年金计划,在我国却还是属于‘富人俱乐部’。”在日前举行的平安企业年金论坛上,平安养老保险总经理赵卫星透露,目前,相关部门正在考虑调整企业年金税收优惠政策,以促进整个市场的发展。
统计显示,截至去年底,我国已有2.4万多家企业建立了企业年金,资产规模达910亿元。但与市场成熟国家60%的企业覆盖率相比,我国企业年金市场尚有很长的路要走。
有关部门正着手完善企业年金政策
作为国内首家专业养老保险公司,目前,平安养老保险公司已获得企业年金基金受托管理人和投资管理人两种资格,在广东有40多家企业参与平安的企业年金计划。今年上半年,深圳和珠海相继将巨量补充养老保险存量资金移交平安养老管理。
而从全国来看,截至2006年底,我国已有2.4万多家企业建立了企业年金,年金规模达910亿元,受惠员工964万人,仅去年一年我国企业年金规模就增加了200多亿元,比前年的增加额翻了一番多。
虽然市场已呈现出加速发展的势头,但赵卫星坦言,较之庞大的潜在市场,目前国内企业年金业务发展仍然缓慢。他向记者分析,企业年金计划虽然对公司治理、人才保障十分有利,同时也可使企业享受上一年度实发工资总额4%的税收优惠政策,但由于我国企业年金制度尚处于试行阶段,在交易成本、审批周期、计划建立等方面还有不完善的地方。此外,有关税收优惠政策落实不到位也制约了企业的积极性。
“目前监管部门已经注意到了上述问题,正在着手完善企业年金政策。”赵卫星透露,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有意引入更多市场参与主体,并对企业年金税收优惠政策作适当调整。
三类企业青睐企业年金
根据麦肯锡公司的预测,未来5年内,中国企业年金业务将以年均29%—44%的速度增长。世界银行预计,2030年中国养老金资产总规模将达1.8万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三大养老金市场。
据了解,参与企业年金计划的企业必须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并且财务状况较好,有持续盈利的能力。而对于国有企业而言,参与企业年金计划还需建立内部集体协商机制,如有职工代表大会等,同时须经过国资委审批。
赵卫星告诉记者,从目前市场情况来看,外资、合资、上市公司三类企业建立企业年金比较积极。“这类企业站在国际化的角度,把企业年金作为完善公司治理的重要战略。而国有企业由于刚刚完成转轨,对企业年金认识还不充分,参加的比率还不是很高。”赵卫星说。(记者 孙君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