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5月21日电 据中国民航总局消息,5月18日民航空管体制改革专题工作会议在京召开。民航空管体制改革工作开始启动,力争在今年9月之前完成。
空管系统是民航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航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民航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空管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取得了重大进展。上个世纪90年代前后,伴随着航空公司与机场分设的改革,空管部门改革组建了地区航务管理中心,后又成立了地区空管局。在上一轮民航体制改革之初,民航进行了机场与空管部门分立的改革,组建了37个空管中心(站),初步形成了集中统一的民航空管业务运行管理体系。
近几年来,为了理顺民航空管系统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民航总局组织了多次调研,并出台了相关政策措施。去年4月总局党委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议,确定按照”政事分开、运行一体化“的总体思路进一步改革理顺民航空管管理体制。经过广泛深入的调研和反复征求各方面意见,今年4月9日,总局党委通过了《民航空中交通管理体制改革方案》,并于4月27日正式下发。
这次空管改革的基本目标有三个:一是建立健全政府空管监管体制,实现政府管理职能与系统运行职能公开,明确职责分工,完善法规体系,规范执法行为,加强行政监管;二是遵循空管发展客观要求,建立垂直管理的空管系统,统一运行指挥,集中配置资源,规范运行程序,加强协作配合,实现运行一体化;三是适应航空流量快速增长和空管技术快速发展的形势,通过理顺空管系统自身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强内部建设,优化空域结构,转变管理方式,应用先进技术,提高民航空管系统运行效率和保障能力。
这次空管改革的基本思路是“政事分开、运行一体化”,即:民航总局空管局、民航地区空管局的空管行业管理职能与运行职能实行分离,行业管理职能交由民航总局、民航地区管理局行使;民航总局空管局、民航地区空管局及所属空管单位主要行使业务管理与运行职能,实行垂直管理,并相应理顺管理关系,实现一体化运行。改革的主要内容有四个方面:实现政事分开,建立分级管理的民航政府空管管理体制;建立集中统一的民航空管运行系统;全面提升空管系统的保障能力;理顺管理关系。
民航总局局长杨元元在会上指出,民航行政体制改革后,空中交通管理明确为民航总局承担的五大行政职能之一,空管系统成为民航总局直接管理的一个最大的安全保障系统,其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做好新时期的空管工作,对于促进民航又好又快发展、构建和谐民航、建设新一代航空运输系统、实现民航强国的奋斗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杨元元强调,空管改革是适应民航快速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切实履行政府职能的内在要求,是建设和谐民航的重要内容,是建设新一代民航运输系统的重要保证。这次空管改革,是2004年民航总局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空管工作意见》的延续和深化,既面向解决现实问题,又着力空管长远发展;既符合空管一体化运行服务的特点与规律,又符合加强行业管理、促进行业协调发展的要求,体现了总局党委对空管工作的一贯重视,体现了总局党委进一步加快空管发展的决心。
杨元元指出,这次空管改革要按照先一体化运行,再实行政事分开,然后完善空管内部管理和运行机制的顺序进行。空管改革后,民航总局、地区管理局、监管办要按照职责分工,切实加强空管行业管理,主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认真履行政府职能;二是要健全空管法规标准;三是要加强空管行业管理;四是要加强制度和人员建设。
杨元元强调,民航空管体制改革的深化,为空管系统的发展建设增添了动力,空管进入了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期,即将迈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他希望民航空管系统的全体同志一定要牢牢把握这一难得的发展机遇期和体制转型期,面向建设民航强国的伟大目标和建设新一代民航运输系统的发展战略,以新的理念、新的思路、新的视角,加快空管运行服务体系建设,努力提高空管系统综合保障能力与运行服务水平。
杨元元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着重要做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切实保证安全,要加快建立空管安全管理体系,提高安全水平。二是要确保在今年11月22日零时起在我国所有飞行情报区8400米以上空域范围全部实施缩小垂直间隔。三是要抓好空管奥运保障工作。四是要大力加快空管“十一五”建设步伐,要调整中国东部地区高空空域,力争到“十一五”末期,实现全国民航8个高空空域运行的格局,进一步提高空域资源使用率和运行效率;要继续推进雷达管制,缩小纵向间隔;要加快民航飞行流量管理技术研究与系统建设,力争在“十一五”末有所突破,提高航班运行的计划性、正常率,减少航班延误。五是要认真解决影响行业运行的突出矛盾,要想方设法解决航班拥挤机场起飞排队、在飞行活动量大的机场天气复杂情况下如何合理调配飞机、航班时刻资源的分配与管理、大型繁忙机场如何规范机坪运行秩序等问题。六是要加强培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