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此文版权属《国际先驱导报》,任何媒体若需转载,务必经该报许可。)
“是钻中国宽松环境管理制度的空子,还是承担更多的环境责任,跨国公司必须做出一个正确的选择”
今麦郎说,它的企业价值观是:老老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然而对待排污问题,这家以制造方便面为主营业务的跨国公司却并不老实。
1月9日,国家环保总局新闻发言人陶德田表示,去年11月以来,国家环保总局对2004至2007年间存在环境违法行为的跨国公司进行专项督察后,未发现查处时出现的环境违法行为。但有三家公司存在其他环境违法行为,其中一家就是今麦郎食品(成都)有限公司。
今麦郎总裁亲赴北京沟通
就在这一信息发布两天后,今麦郎总裁范现国亲自从位于河北邢台的今麦郎总部赶到北京,找中国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沟通。在该中心制作的2006年、2007年水污染地图上,今麦郎总公司以及各地分公司曾数度入选,这还不包括今麦郎合资方日本日清公司的两家独资企业。
“他的态度很诚恳,承认确实存在问题,希望我们能协助他们找到适当的技术,并建立一个废水处理体系。”马军说。根据陶德田披露,今麦郎食品(成都)有限公司“三同时”设施未完全到位,污水超标排放,环保设施未经验收,也未提出延期试生产申请,主体工程就已投入生产。
马军在向范现国推荐专业环保公司的同时,也没忘借这个机会“教训”他一番。“即便品牌推广做得再好,市场再大,如果环境保护做不好,将会成为企业未来发展巨大的制约,社会不会认同这样的企业。”
总裁主动登门造访源于之前已有的交流。早在去年3月,该公司一位经理就找过马军。彼时,马军联合其他环保非政府组织发起了一个“绿色选择”的倡议,即针对一些污染超标的企业,建议消费者在改正之前谨慎购买它们的产品。名单中就包括今麦郎的前身——华龙日清食品有限公司。
马军记得,当时,那位经理向他作出了整改污水设施的书面承诺,但结果却是对方违背了承诺。与今麦郎相比,国家环保总局披露的另外两家跨国公司——欧诺法装饰材料(上海)有限公司、上海中远川崎重工钢结构有限公司却连回应都没有。
跨国公司转嫁污染责任
其实,不愿回应质疑的远不止这两家跨国公司。“治污成本比处罚成本高,他们当然选择罚款,罚款最高不过20万,大公司根本不在乎。”马军说,在国外,罚款最高达上亿美元。
以今麦郎为例。根据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环境保护局2007年9月份披露的数据,出现污染问题的今麦郎食品(宝鸡)有限公司被责令追缴了2005年、2006年排污费,并处2万元罚款。 而在今麦郎集团的网站上,2004年,该集团实现销售收入就高达63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当人们将质疑的目光聚焦在跨国公司自身污染问题上时,与跨国公司相关但却隐蔽的污染链条却常常被忽视——供应商。“这比跨国公司自身的污染更值得关注。许多跨国公司将高污染的生产环节外包给中国大陆、港资、或者台资的企业。在享受低成本供货的同时,却未能有效管理自己的供应链条。”马军说。
马军举例说,沃尔玛最大的供货商之一、东莞福安纺织印染有限公司就曾存在严重的污染问题,据2006年6月广东省环保局披露,这家港资企业每天偷排高浓度印染废水2万多吨。“降低成本赢得更多利润,还是承担更多的环境责任,跨国公司必须做出一个正确的选择。”
对跨国公司监管力度加大
新年伊始的首场环保风暴就拿跨国公司“开刀”,其背后的深意不言自明。“随着跨国公司越来越多地进入中国,对它们的环境监管力度也越来越大。”马军说。
另一个可喜的变化是,从今年开始,中国政府将加大对污染企业的打击力度。今年,新修订的《水污染防治法》将出台,届时处罚力度将比现在加大很多,“最高罚款会增加到上百万”。
当然,罚款不是目的。马军期望有一天,一批跨国公司会站出来宣布:拒绝污染企业做我的供货商。“这对于污染减排有很大的作用,从市场的角度淘汰这些企业。”马军表示。(记者 刘俊)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