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我国林业这一巨大碳汇资源库的功能,加强林业在应对全球变暖过程中的作用,亟待制订出相应的规划
继去年一些省市大旱,进入今年5月份以来,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旱情发展迅速,部分地区春耕生产受到影响,人畜饮水发生困难。
与此相对应,气象部门的数据显示,5月10日以来,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偏高,其中河北北部、山西大部、河南西北部、宁夏中南部气温比历年同期偏高2~5℃。
科技部、中国气象局、中国科学院等六部门今年初发布的《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认为,在未来的50年到80年间,全国的平均温度将升高2~3摄氏度。
尽管有科学家认为,全球气候变暖与太阳活动加剧有关,但科学家们越来越证实他们最初的判断,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罪魁祸首是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
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含量,一种办法就是节能减排,我国正在积极采取各种“硬措施”实施节能降耗。另一方面,就是通过生态手段吸附、固化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而根据林业专家的测算,森林每生长出1立方米木材,约吸收1.83吨的二氧化碳,释放1.62吨氧气。这一过程对抵制全球气候变暖的重要性越来越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
林业“生态效益”成为商品
如何通过市场的手段,激励人们造林?2005年生效的“京都议定书”提供了一种特定的路径和规划。
《京都议定书》首次以法律形式要求工业化国家(包括东欧一些经济转轨国家)应率先采取措施控制并减少6种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排放。要求这些国家在2008~2012年期间,把本国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在1990年的基础上至少减少5.2%。同时规定,温室气体减排额度可以交易;发达国家可以通过和发展中国家合作开展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或增加温室气体吸收的项目,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将项目所获得的温室气体减排量,用于完成发达国家在《京都议定书》中承诺的减排指标。
国家林业局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张蕾告诉本刊记者,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就意味着需要减少能耗、提高能效,这将对一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张蕾说,美国之所以不签署《京都议定书》,是因为美国要完成2012年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比1990年减少7%指标,会给本国造成400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减少490万个就业岗位。事实上,许多国家都面临美国同样的难题。
这一背景下,林业碳汇开始进入越来越多国家的视野。依照《京都议定书》,通过造林、再造林项目等生物固碳,是完成减排任务的两大途径之一。
按照《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碳汇”定义为从大气中清除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或机制。林业碳汇是指森林吸收、汇聚和储存二氧化碳的能力和过程。
国际组织正式通过了造林、再造林项目的实施规则,在2008~2012年的第一承诺期内,造林是指在过去50年间没有森林的林地上开展的造林活动;再造林是指在1990年1月1日以来的无林地上开展的造林活动。
张蕾说,在“京都议定书”的框架下,造林不仅可以直接为本国提供生态服务,而且可以成为换取发展资金的国际交易商品。
广西环江和苍梧两个自治县正在营造“特殊”的树林,每个县2000公顷。
这一造林计划不仅将在荒坡、荒地上产出木材,而且生产一种特殊的商品——林业碳汇。
预计在2006~2021年的15年间,这4000公顷混交林将产生并出售60万吨以上二氧化碳当量的净碳汇。这使得这些再造林不仅对周边自然保护区起到保护作用,而且使得林农获得双份收益。
广西林业部门负责人告诉《瞭望》新闻周刊,这是全球第一个获得注册的清洁发展机制下再造林碳汇项目,其背后买主是西班牙和意大利,这一交易是通过世界银行生物碳基金来完成的,去年底正式生效。
本刊记者了解到,国家林业局等部门正积极组织实施类似项目,今后将会有越来越多的“碳汇林”进入国际交易市场。
我国森林固碳潜力巨大
我国正在采取各种措施压缩温室气体的排放。与此同时,林业碳汇的战略价值越来越受到决策层的重视。近几年,积极发展林业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相关文件被多位国家领导人批示。
国家林业局的课题组告诉本刊记者,我国森林和湿地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作出了重要贡献。据资料,第六次森林资源清查期间(1998~2003年),我国年均净增长活立木蓄积量4.97亿立方米,年净吸收9.68亿吨二氧化碳,是同期我国工业排放二氧化碳年均增长的3~4倍以上,为缓解气候变暖作出了积极贡献。
我国森林面积1.73亿公顷,中幼林面积占67.85%,正处在旺盛生长期,具有较强的碳吸收能力和发展潜力。通过造林、森林经营及保护、湿地保护及荒漠化防治等工程,可以充分挖掘林业减排增汇潜力。林业碳汇项目成本造林固定1吨二氧化碳的价格约2.8~5美元,较其它工业减排项目都低很多。
我们的邻国日本高度重视林业应对气候变暖的作用,日本承诺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与1990年相比应削减6%,其中3.9%要采取“森林经营活动”和“植被恢复活动”两个方面的措施来完成。
国家林业局负责人告诉本刊记者,由于我国人口压力大和一些不科学的生产方式,造成我国陆地生态系统的碳贮量目前处于一种低水平状态。我国森林植被的碳贮量还有很大潜力可以挖掘:
潜力一:扩大造林面积,增加森林碳库容量。全国现有无林地面积0.57亿公顷,荒漠化土地总面积2.64亿公顷,沙化土地总面积1.74亿公顷。若将无林地全部绿化,30%的荒漠化土地、沙化土地营造成灌木林,按照5年平茬一次,灌木林平均生物量17.8吨/公顷计算,新增造林地年可吸收12.26亿吨二氧化碳。
潜力二:改善森林经营,增强森林碳吸收能力。目前,我国林分单位面积的蓄积量为84立方米/公顷,年生长量近24立方米,不及日本水平的1/2,不及发达国家的1/3~1/4。通过加大技术和资金投入,加强森林经营、管理,使林分单位面积生长量由3.6立方米/公顷,上升到7.5立方米/公顷,使森林年生长量再增加约5立方米,年可增加10.86亿吨固碳能力。
潜力三:成、过熟林采伐迹地更新造林,可以拓展森林的碳库容量。成、过熟林基本生长趋于平缓。合理采伐成、过熟林,一方面,90%的林木仍以实物形态长期贮存碳;另一方面,采伐地更新造林,可以为森林碳汇提供新的空间。
潜力四:替代不可再生的原材料,可以大量减排。通过使用可再生的林木产品,替代化石能源密集型的钢材、水泥和塑料等原材料,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005年仅钢材和水泥生产过程中释放的二氧化碳约11亿吨。
经过专家初步估算,我国林业每年可减排和吸收二氧化碳当量的潜力为30亿吨以上,并具有可持续性。若能开发林业碳减排和吸收潜力的50%,年均可增加减排15亿吨以上的二氧化碳当量,相当于我国目前碳排放年均增长的4倍以上,可以有效减轻我国面临的减排压力。
应抓紧研究并制订相应规划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林业大学校长尹伟伦教授认为,国际范围内的产业转移加快了我国的工业化进程,但我们没有看到的一面是,这一过程中也将温室气体排放转移到我国,将温室气体减排任务也转移到我国。国际社会今后对我国温室气体排放的施压将日益加强,反过来将对我国经济发展形成刚性制约。
因此,如何发挥我国林业这一巨大碳汇资源库的作用,如何进一步加强林业在应对全球变暖过程中的作用,亟待进一步加强研究,并制订出相应的规划。
首先,仍然需要进行大量的研究工作。国务院参事、中国林科院首席科学家盛炜彤认为,目前还要加强森林固碳的科学研究。开展森林生物量的研究,特别是不同树种、林种,不同地区,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以及森林不同生长周期的固碳作用的研究;在森林资源清查中,开展森林生物量调查;要加强林业碳汇的数据支撑体系。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形势下,这些研究已经十分迫切,有许多空白需要填补。
其次,要完善政策,探索建立国内碳汇交易机制。中国林科院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唐守正认为,目前我们要充分利用《京都议定书》形成的经济机制,完善“谁排放,谁负担”、“谁减排,谁受益”的制度,一些工业排放大户可以出资买森林来吸收二氧化碳,积累国内碳贸易经验,然后逐步扩大国际碳贸易量。采取经济手段减排,促进排放大户企业投资发展林业。
专家们的建议与国家林业局的思路是合拍的。2003年底,国家林业局成立了碳汇管理办公室,挂靠造林司,实行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其主要职责是:在国务院气候变化对策协调小组领导下,组织制订林业碳汇项目规则、管理办法、技术标准和相关政策等;负责全国林业碳汇项目的日常管理工作,指导和协调全国林业碳汇项目的实施工作;参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履约相关的技术活动;负责全国林业碳汇项目的统计和分析等。
国家林业局除了促成国际首例注册的清洁发展机制(CDM)下再造林碳汇项目落户广西外,还积极和国际组织合作,在不同省份进行林业碳汇项目的前期推广工作。通过专题研究,基本上搞清楚了我国适合开展清洁发展机制下造林再造林碳汇项目的优先区域分布情况,这些成果将在进一步论证、修改后公布。
本刊记者了解到,目前国家林业局正积极与中石油合作,进行油料示范林和碳汇林的建设,双方还就成立碳汇基金进行了多次协商,由中国企业参与碳汇林建设的设想即将成为现实。国家林业局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张蕾认为,这显示了一个走势,今后将有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开始重视温室气体的排放。(吴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