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在憧憬4000点时,需要进一步提高风险意识,对题材股不能过度“恋战”。谁也不能保证4000点前是否会出现震动幅度更大的调整,以及突破4000点是否会在今年美梦成真
加息后大盘不跌反涨,上周末又再度经受了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考验,沪深股市的强势犹如“脱缰的野马”。本周一(4月9日),上证指数收盘于3398.95点,距离3400点仅一步之遥,深证成指则距离10000点越来越近。在此氛围下,投资者开始盘算,上证指数何时能够顺利突破4000点。
突破4000点,在一年多前几乎是痴人说梦话。可在眼前看来,突破4000点,只是要求上证指数在现有基础上再上涨20%左右,甚至有市场人士开始议论年内能否攀上5000点。经历了去年的上涨翻倍,再有20%上涨达到4000点,似乎并非不能奢望。尤其指数型牛市的威力已经显现过,权重股的带动可以发挥“四两拨千斤”的效果。最新的一项统计显示,截至4月6日,上证50成份股公司已有30家发布2006年年报,合计实现净利润1452.64亿元,占已披露年报的424家沪市公司净利润总额的74.80%。加权平均每股收益0.62元,是沪市公司整体水平0.31元的2倍。其中,工商银行和中国银行分别以487.19亿元、418.92亿元居业绩前两位。
上证50成份股中权重股云集,其中有不少权重股的市盈率低于市场平均水平,被称之为“价值洼地”。例如,中国石化被公认为未来两年业绩增长可以预期,又将受益于成品油价格市场化改革,但目前的市盈率仅20倍左右。另外,银行股虽有一定程度的上涨,但整体业绩上升的趋势较为稳定,也就容易继续得到投资者的青睐。在市场震荡加剧的情况下,开放式基金、企业年金、QFII等往往会回避题材股,因为快进快出也不符合他们的盈利模式。相反,招商银行、万科之类的蓝筹股,可以使他们获得稳定的回报。
权重股的“四两拨千斤”,以及题材股的“狂奔”,使投资者对攀上4000点充满期待。本周一,上证指数上涨2.27%,沪市上涨的家数达693家,大部分投资者都体验到了牛市的财富效应。实际上,还有另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存在:市场是否已进入“最后的晚餐”时段?一方面,3000点前虽然经历过2个半月近400点的箱体震荡,但毕竟还没有遭遇真正的风雨。另一方面,题材股的活跃,导致投机氛围趋浓。
即便那些与牛市密切相关的题材股,其风险也不可不防。券商腰包鼓起来使得参股券商的上市公司受益,此类板块在近来遭到热钱的追捧。例如,两面针连续9周上涨,上周的涨幅高达36.09%,本周一又上涨8.99%。两面针持有中信证券5050.8万股,成本8081.19万元,公司拟自2006年12月19日起,在3个月内以不低于每股18元价格公开卖出所持中信证券股票,出售数量不超过1050万股。按照中信证券目前近50元的股价计算,两面针赚得盆满钵满,足够公司在今后几年包装成绩优股。雅戈尔持有中信证券18366.56万股,同样可以过上好日子。然而,投资者必须看到即便这些有投资业绩支撑的参股券商股也存在风险,一是中信证券的股价本身会波动,二是企业的长远发展依然有赖于其主营业务的盈利能力。
另外一些参股比例很低且参股非上市券商的题材股,更主要是题材与概念的炒作,靠分红是很难支撑股价前景的。如有机构推荐山东高速,称其投资4000万元参股中信万通证券有限公司3.75%的股权、投资3000万元参股天同证券有限责任公司1.47%股权。由于这两家券商都不是上市公司,山东高速持有券商股权的价值,就不能与两面针持有中信证券相比。
题材股过于火爆,势必给牛市留下隐患。别看现在有人通过题材股赚得欢,将来最悲伤的可能就是持有题材股的投资者。杭萧钢构本周一从开盘近似跌停到涨停的“咸鱼翻身”,充分暴露出当前市场的投机性,只不过许多问题在指数频频冲关的辉煌下被“掩盖”了。因而,投资者在憧憬4000点的时候,需要进一步提高风险意识,对题材股不能过度“恋战”,切莫成为投机风险的最后“买单者”。同时,谁也不能保证4000点前是否会出现震动幅度更大的调整,以及突破4000点是否会在今年美梦成真。(张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