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21世纪,你不可不懂经济!”数据,则是经济变迁最直观的体现。
柴米油盐,衣食住行,生活百态往往可以浓缩到一组组的数据中;而重大经济数据变动背后,折射出百姓生活的变动,暗含着平实的“生活逻辑”。枯燥的数字和鲜活的生活之间,有着不易察觉的千丝万缕的联系。
今日起,南方财富推出“数说生活“栏目,试图透过简单的数字,解读其背后蕴含的民生变化。
在北京某大型社区的菜市场里,一位大嫂8元钱只买了四个西红柿,她很纳闷:“听说CPI是下降的,为什么菜价还这么高?”
不仅是菜价,北京大米批发价也创下了5年新高。在北京最大的专业粮油批发市场大地玉泉路市场,记者了解到,目前东北普通(圆粒)大米的平均批发价格为每斤1.58元,较上月上涨0.09元,涨幅6.04%。
记者在广州的同事也感觉到很蹊跷,前几天去买米,米价也蹿高了一大节。“难道是物价指数失真了?”最近几日,CPI公布后,记者接到了不少这样的电话。
根据统计数据:2月份全国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下降1.6%。广东CPI环比下降1.1%,同比下降4.1%。为何物价指数不能正确反映菜价、米价的变动?带着百姓们提出的这个问题,本报记者走访了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研究所的专业人士。
菜价为何与物价指数脱节?
专家告诉记者,CPI之所以没有和老百姓的感觉相符合,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市场上猪肉、鲜菜、鸡蛋等商品属于“刚性”商品,消费者几乎每日都要到市场上购买,因此其价格稍稍波动,人们就感受相当强烈。但与此同时,市场上衣着、家电、通讯产品的降价,却往往被消费者忽视。
其次,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由于比较的基期不同。CPI既有同月比指数,也有月环比指数,比较的基期分别是上年同月和同年上月。而大多数消费者是将今天的价格与昨天比、与上星期比,比较的基期不同,就像分数中分子相同,分母不同,分数值肯定不同一样,结果肯定有差异。
CPI负增长将给百姓生活带来怎样的影响?
据一些专业人士预测,CPI在今后的几个月可能会继续保持负增长的态势,这会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呢?
从短期看,CPI大幅下降,对老百姓意味着生活成本的下降。随着消费品、生活用品价格降低,人们的收入水平相对来说也是提高了。
今年准备结婚的王女士就告诉记者,由于空调、彩电厂家早早开始了价格战,她这一屋子的家电总计下来节省了好几千元钱。不仅如此,趁着商场的服装打折,她又为自己配置了好多衣服。
但从经济全局角度看,CPI如果持续负增长却不是一件好事。未来可能会引起消费疲软、就业机会减少、居民收入减少、社会消费能力下降等恶性循环。
如果真的会出现之前人们担心的通缩,就会带来更加严重的后果。通货紧缩,简单的说,就是产能过剩或需求不足导致物价、工资、利率、粮食、能源等各类价格持续下跌。一个国家如果处于长期通货紧缩,将导致投资与生产受到抑制、失业率上升、经济衰退。(记者 吕天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