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旅游消费券成为各地政府、商家应对经济不景气的良方,江苏常州和浙江杭州两地在上海发放旅游消费券时,更是接连发生了哄抢现象。与旅游消费券在上海遭哄抢的情形相反,南京发放旅游消费券却遭遇了冷遇。
专家指出,就拉动内需而言,消费券可能是一柄双刃剑,可能发挥“乘数效应”推动国人消费热情,也有可能反而抑制人们对现金支出的欲望,对消费起到“挤出效应”。
派发实况
哄抢与冷遇共存
3月1日,3万套杭州旅游消费券在上海启动免费派发,未料发生了哄抢现象。
据悉,当天的派发活动原定下午2点开始。但从上午起,作为派发点之一的九江路杭州银行上海分行就排起了千人长龙阵。
时间临近下午1点时,主办方看到排队人数仍在激增,出于担心,临时决定提前派发消费券。一个小时后,群众仍在源源不断涌来,而杭州旅游消费券却接近派发完毕。
此时,现场工作人员开始提醒申领者不必再排队等候。听到这个消息,原本秩序井然的队伍顿时乱了,部分激动的群众开始哄抢旅游券,围栏被推倒,有人被挤倒在地。
“杭州消费券”在上海遭哄抢,引起了网上网下的热烈讨论。而此前,江苏常州在上海派发消费券时,其实已经发生了类似的状况。
然而,与旅游消费券在上海遭哄抢的同时,南京发放的旅游消费券却遭遇了冷遇。
据了解,一些拿到旅游消费券的南京市民感到旅游消费券对自己没什么用途,不顾其不准买卖的规定,将100元价值的消费券在网上以50元甚至更低价格转让。一时之间,南京城中俨然兴起了“倒卖”旅游消费券的“热潮”。媒体对此纷纷加以报道,并且质疑旅游消费券“能否真的发挥拉动消费作用”。
各方反馈
拉动内需效应
有待观察
消费券,感觉像是“天上掉下的馅饼”,但这个“馅饼”究竟滋味如何,对消费刺激如何,还需时间检验。
一位上海市民就说,旅游券发放,噱头大于实际意义。“每消费40元才能抵用10元旅游消费券,优惠力度太小了。算一算,出门旅行的各项花费远远超过所得到的实惠”。
尽管大众舆论对消费券的功用众说纷纭,但旅游消费券在不少专家眼中依然是消费券中的“明星”。
上海社科院研究员袁立认为,与一般消费券不同,旅游消费券“是一个较好的拉动地方闲置资源、稳定就业保障的举措”。这是因为,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旅游已经成为人们消费支出中比较次要的选项,而旅游产业又恰恰可以对拉动餐饮、住宿、购物等消费发挥比较全面的刺激作用。从不少地方发放使用旅游消费券的实际效果来看,往往是用一元钱拉动了三四元钱的消费,拉动内需的“乘数效应”还是相当明显。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教授则认为,如果普遍发放消费券,对于拉动内需可能产生负面的“挤出效应”。“老百姓用政府补贴来代替自身消费,宏观上说就是居民储蓄不但没有降低反而增加,这与拉动内需的初衷是相悖的。”但他同时认为,旅游券针对性比较强,对相关行业刺激功能会相对明显,而且有可能带动旅游周边产业,在产业链上出现“乘数效应”。
专家声音
发放宜制度化
学者们纷纷表示,当下我国发放消费券的方法、途径,使用消费券的规定、限制条件堪称五花八门,没有比较成型的消费券发放制度。一些不合理的发放方法更影响了消费券充分发挥拉动内需的效果。
许多学者都觉得目前经济环境下,旅游需求受冲击较大,有针对性发券拉动旅游消费,稳定相关行业就业,确实不失为良策。
孙立坚教授表示,各地政府在发放旅游消费券时,需要创新方式方法,但也应该注意两点:第一,发放渠道不应过于单一。要有目的地针对目标人群进行派发,收效才会明显。第二,派发消费券的目的,本身是要引导有消费能力的人进行消费,不必也千万不能让它变味,变成政府发放的一种福利券。(陆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