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的北京,花蕾微张,草色渐青。
2月25日,有色金属产业和物流业调整振兴规划获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从1月推出钢铁和汽车业调整振兴规划以来,短短42天,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在世人的期待中相继“闪亮登场”。
“这是继第一轮4万亿元经济刺激方案出台后,中国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又一个大手笔。”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郑玉歆代表这样评价说。而在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刘铁男看来,这是“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增强后劲再上新台阶的重要举措”。
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着力解决当前存在的突出矛盾的同时,加快结构调整,增强发展后劲、实现产业升级,这是制订和实施重点产业规划的一条主线。因此,人们普遍对此存有很高预期,希望十大产业振兴规划能成为中国经济重整再突破的主攻力量。
从拉动内需的十项措施,到产业振兴的十大规划,中国政府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时所表现出的坚毅和果断,向世界传达出一个东方大国迎难而上的坚定信念和强大力量。
保增长:低迷世界出现中国奇迹
2月4日,纺织业振兴规划获准通过。在浙江诸暨,有一个人兴奋得一夜未眠。他,就是在纺织业摸爬滚打20多年的富润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赵林中代表。
“救市先救纺织,救纺织就是救农民。”去年11月,身为三届老代表的赵林中再也坐不住了,自己所钟爱的纺织业成了遭受金融危机冲击的“重灾区”,外无订单,内无资金,命悬一线……
赵林中心急如焚,将自己对行业、对2000万产业工人就业的担忧,一气呵成2000多字的报告,发往全国人大常委会。
“国家对纺织业的扶持来得太及时了!”赵林中代表的兴奋与喜悦之情感染了周围每一个人。
受到鼓舞和振奋的不仅仅是赵林中代表。
“国家出台的振兴汽车产业的规划,将激励吉利汽车推出更多更安全、节能、环保的小排量汽车。”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委员的话铿锵有力。
“谁抓住了这些机遇,谁就赢得了发展空间。”莱芜钢铁集团李名岷代表也为钢铁产业的光明前景兴奋不已。
十大产业振兴规划涉及钢铁、汽车、船舶、石化、纺织、轻工、有色金属、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和物流业,几乎囊括了全国80%的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超过3成,3年内将解决1亿多人的就业。
每一个产业振兴规划的出台,都令人欢欣鼓舞,都给行业带来一抹希望的曙光。
这希望之光在金融危机的阴影中显得弥足珍贵。刚刚过去的2008年,中国带给世界太多奇迹:没有出现信贷危机,没有金融机构倒闭,救市措施果断及时,困难中依然保持了9%的增长率……这一切,让深陷危机泥沼的西方各国羡慕不已。
这希望之光来之不易。9%的增长背后是中央的审时度势和高瞻远瞩:洞察世界经济走势的每一丝细微变化,沉着应对;关注国内经济运行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调整。
从“双防”,到“一保一控”,再到积极的财政政策,2008年,中国的宏观调控经历了3次调整,每一次都“稳、准、狠”,深谙宏观调控理论的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副主任刘树成委员如是评述。
“看得出,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环环相扣,政府的宏观调控思路清晰缜密,调控手段也日臻娴熟。”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蔡昉委员表示。
十大产业中,既有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又有重要的战略性产业,还有关乎民生的产业。南京工业大学教授张红代表说:“这十大产业的全面振兴和有效拉动,将成为中国经济走出低谷、步入新一轮发展的巨大引擎”。
记者感言:面对经济危机的阴霾,美国前总统罗斯福曾感慨“比恐惧更可怕的是恐惧本身”。而中国以“出手要快、出拳要重、措施要准、工作要实”的思路和雷厉风行的措施,向世界传递出战胜恐惧的信心。据联合国发布的《2009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2008年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达到22%,今年还将进一步增至50%。
调结构:统筹兼顾尽显中国智慧
年初,钢铁、汽车等九大产业振兴规划相继公布后,第十大产业花落谁家备受瞩目,一度引发了各种猜测。会是房地产业,抑或能源业?最终,低调的物流业走到台前,跻身十大振兴产业之列。这多少有些让人感到意外。
“意料之外,也在意料之中。”广东省物流行业协会会长刘武代表告诉记者:“从中可以看出政府在制定产业振兴规划时的通盘考虑,看出政府对于宏观调控的良苦用心。”
“在很多人印象里,物流就是运输,其实远不止此。”这位“老物流人”笑着说:“走在广州的大街上吃着美国香蕉,把广东的荔枝、山东的梨运到美国去,这里面要做的、可做的事情太多太多了。”
在刘武代表看来,物流业是联系众多产业的枢纽,是连接国内外市场的重要载体;物流业的振兴,无疑将为其他产业畅通血脉;同时,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分支,物流业的调整和振兴,也将带来其他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对于吸纳劳动力就业、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都具有深远意义。“不光物流业的入选经过精心考量、综合权衡,仔细观察这十大产业的构成和分布,有关乎就业的民生产业,也有关联第一、第二产业的服务业……可以看出我国政府制定政策时表现出的严谨和智慧。”清华大学教授李稻葵委员如是分析。
此外,两会代表委员们一致认为,十大产业调整规划还非常注意针对每个产业的具体特点,处处透露出中央对调整结构的智慧导向:
“无论从横向还是纵向看,十大产业互相配合、有机联系,有目标、有重点、有抓手,都能实实在在地带动我国经济回暖。”蔡昉委员强调。
“远近结合,标本兼治,突出重点,有保有压。”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刘铁男如是概括产业振兴规划。
李名岷代表对此也深有感触:“有调整才有振兴。规划不仅仅是眼前的应急之举,更着眼中长期的发展。”
“上下同心,其利断金。”浙江工业大学程惠芳代表对这句古语尤为珍爱。她相信,当政府的调控智慧和每个行业、每个企业、每个人的智慧融合在一起,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
记者感言:临危不惧,处变不惊——这一传统的中国式智慧,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寒冬”里得到了精彩的诠释和展现。这当中,融合了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选择的智慧、平衡的智慧、统筹的智慧。
上水平:中国企业决心做大做强
3月1日,宝钢宣布与杭州钢铁重组宁波钢铁集团。此时,距离钢铁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公布刚刚过去一个多月。这起规划出台后首例钢铁企业间的跨地区重组,被视为中国钢铁业整合走向纵深的“一个有力信号”。
从30年前在长江口畔打下第一根钢桩起,宝钢就肩负着让中国尽快跻身世界钢铁大国的历史使命。但长期以来“铺摊子、摊大饼”的钢铁业发展方式,让这位共和国的骄子欲展雄风而振翅乏力。
“大而不强,是中国钢铁业不得不承认的现实。”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杜斌代表认为。
据介绍,在国际上,那些大钢铁公司的粗钢产量都占到本国产量的20%强;而作为中国龙头钢企的宝钢,2007年的粗钢产量仅占全国的5.84%。目前,中国钢铁产能约为5.6亿吨,光钢铁厂就有大大小小1200余家。大小钢厂无序竞争,一方面导致国际铁矿石市场价格飞涨,也大大降低了钢铁业利润率。为此,杜斌代表认为,“大的不能大,小的不能死”的局面要从根本上改变;不如此,产业难以真正上水平、求发展。“中国钢铁业必须尽快实现从做大向做强转变,规划恰恰为此扫除了障碍。”
不只是钢铁业,各行各业都感受到了“要做大做强”的历史使命。
“‘中国制造’不是低质、低价的代名词,我们要用行动证明,我们可以做得更好,做到最好。”珠海格力电器总裁董明珠代表自信而淡定地说。“‘中国制造’要上水平,要从根本上提高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是一个行业、一个企业的生命力所在。企业要发展,外靠政策扶持,更要练好内功。”董明珠告诉记者,多年来,格力电器一直坚持自主研发,拥有2000多项专利,并掌握了先进的变频空调技术。
在郑玉歆代表看来,十大振兴规划的“组合拳”打得非常漂亮,规划中一系列具体措施都凸显了对自主创新的坚持和强调,这都有助于增强我国产业的发展后劲,让产业再上新水平。
记者感言:调结构,是为了上水平;宽信贷,是为了上水平;重创新,也是为了上水平。只有实现这一质的飞跃,“中国制造”才能真正挺立于世界。
惠万家:产业振兴拉动民生效应
今年1月,奇瑞汽车推出了一款新型“开瑞微车”。为城乡居民量身定制的这一品牌很快就以实用和高性价比赢得了百姓喜爱。
长城、吉利等自主品牌也纷纷把目光投向广阔的内需市场。“以往添点东西都得赶集,置个大件还要进城,现在在家门口就能买到,日子过得有滋有味。”来自山东莒县的马先富代表告诉记者。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最新统计:1月份1.6升以下的车型环比增长率为18.8%,同比增长1.5%,均高于乘用车总体的增长水平。小排量汽车为何会有如此“大放光彩”的表现?究其原因,恐怕与汽车振兴规划中提出对小排量乘用车减征购置税,从而激发了汽车行业和消费者的热情不无关系。
“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汽车生产国和第二大汽车消费市场,汽车成为重要的生产资料和生活消费品。”在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看来,汽车产业关系到100多个相关产业,对上下游产业和就业的拉动效应十分明显。
“这十大产业中,除了汽车,电子、轻工、纺织都属于消费品领域,产业的终端市场直接跟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郑玉歆代表指出。
同时,十大产业的振兴对于今年“保就业”的目标也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就业是民生之本,解决就业问题也是振兴产业的出发点。”长期关注民生问题的山东龙大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宫学斌代表强调。
赵林中代表算了这样一笔账:纺织工业具有很长的产业链,其中棉纺、丝绸、毛纺等行业的原料与农业息息相关;纺织行业发展所需的原料关乎1亿农民的生计;在纺织行业的2000万就业大军中,70%是农民工;目前,1400万农民工在纺织服装企业里打工,如果按年收入1万元粗算,总计能带来1400亿元收入,可提高1000多万个农民家庭的生活水平。
“人民生活的持续改善、收入的稳步提高、消费预期的逐步提升,将会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注入不竭动力。”郑玉歆代表说,这是中国经济新一轮增长的希望所在。
记者感言:汽车产业振兴规划出台后,车市回暖的喜人景象告诉我们,产业振兴不仅是一项经济目标,更是造福百姓的民生工程。十大产业振兴规划,桩桩件件系民心,一枝一叶总关情。(记者张玉玲 颜维琦 李金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