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额贷款公司试点一旦在东莞建立起来,将有助于改善当地的融资结构。”中山大学岭南学院财税系教授林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东莞打算成立小额贷款公司这件事本身就很具意义,而相比中山、珠海等周边珠三角城市,更有其独特优势。
此举的意义
在林江看来,首先要考虑的是成立小额贷款公司的意义,根据广东省政府的文件,主要是为了解决我省农村和欠发达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覆盖率低、对农户、个体商户和小型企业的金融产品供给不足、金融水平服务不高、竞争不充分的问题、以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而该文件中关于通过小额贷款公司来优化“三农”的金融问题,对于外贸依存度非常高的东莞来说,显然不是最主要的目的。数据显示,近些年广东省外贸进出口总额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其中东莞贡献巨大。
“东莞有大量的中小企业,这里也非常适合创业者生存发展,东莞一旦成立小额贷款公司,不论对当地的金融体制还是对市场需求,都有不小的刺激。”林江说。
就目前看来,东莞的金融机构是除广、深两地之外在省内最为密集的,但这并不足以解决融资难问题,无论是国有大型银行还是股份制银行,甚至是外资银行,在为当地企业或个人融资方面,都无法做到全盘顾及。
“这是金融体制的问题,而非数量的问题。”林江解释,东莞的金融业相对发达,但小额贷款公司一旦成立,那一定是体制上的突破。
而且,他认为,东莞在成立小额贷款公司方面,起码有两方面的优势条件,一是当地企业的积极性比较高,对金融市场充满欲望的企业家不少;另一方面,相比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的利率相对要高,东莞的企业更有能力承担这种负担。
林江说,这肯定是一件好事,起码能把一些以前的地下借贷或高利贷光明化、合法化,让有能力经营放贷的企业来做这件事情,对改善整体的金融环境也有好处。“以后这件事情做成了,首先要梳理好金融关系,贷出去的钱怎样控制风险,这个问题很重要。”他强调。
今后的取舍
去年年底,全国首家村镇银行在中山小榄镇正式挂牌,林江对东莞没有试水有自己的看法。“中山与东莞一个很明显的区别就是,中山的外向型经济程度没有东莞这么高,两地的经济结构有很大差别。”
林江说,东莞没有做成“第一”,其实不奇怪,也不惋惜,这样可以从兄弟城市身上学到更多的经验。
经济结构决定了发展模式,而东莞市有关负责人也曾表示,当时广东在省内挑选首批村镇银行试点时,东莞也曾积极参与,希望试点能落户东莞,但由于东莞金融环境明显好于最终获选的小榄(中山市几乎没有任何本地金融机构)和恩平(存贷结构严重失衡,贷款业务少得可怜),所以,试点没有申办成功,也在情理之中。
林江认为,中山以内需为主,而村镇银行立竿见影的一个功效就是解决企业的融资问题,而做订单的东莞,只要有稳定的上下游关系,也可以从银行贷到所需资金。
“起码小额贷款公司少了很多道德风险。”林江话出此言,主要是因为村镇银行可以吸收存款,如何去控制这方面的风险,还需要更加完善的监管制度来制约。
尽管小额贷款公司不像村镇银行那么敏感,但更须控制风险,对此,他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要视自己能力而定,不能盲目放贷,要根据国家和省里对小额贷款公司的规定,做到“分散、小额”,这样才不违背成立该公司的初衷。
其次,要注重客户结构,不要认为和建筑、房地产开发商比较熟,就轻易放贷,其实这些行业更须综合考核,反倒有时是不被关注的制造业和工业的风险控制相对容易。
林江说,要注重可持续发展,要注重和协调监管部门的配合,对未来三五年有个清醒的规划,是不是要朝着村镇银行的方向去发展。
目标:村镇银行
在国外,尤其是一些欧美国家,每个州或市不但有全国性的银行还有自己的金融机构,这令林江深有感触。
实际上,我国目前农村只有两种金融主体,一是信用社,二是只存不贷的邮政储蓄,农村的金融市场还处于垄断状态,没有竞争,服务水平也无法提高,一些村镇企业的贷款需求也无法得到满足。改革的出路,就是引进新金融机构。
林江说,在法律和政策层面,小额贷款公司都存在一些盲点,所以成为真正的金融机构,转身为村镇银行,经验很重要,定个三五年的中远期目标,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和人才队伍建设,这尤为重要。
林江介绍,尽管广州和深圳的小额贷款公司已运作几年了,但对于这个行业来说,还处于萌芽阶段,因为还有许多体制上的东西需要去完善,并不是说有能力的企业就一定能把小额贷款公司经营好,不断积累经验才是关键。
而对于小额贷款公司和银行机构业务上的关系,林江表示,表面上是在竞争,而实际上,两者的目标群体差异化结构较明显,银行放弃的那些因为条条框框审核通不过而无法获得贷款的客户,往往是小额贷款公司的主要目标,“如果能从银行那里贷到钱,肯定不会花更高的利息去找小额贷款公司贷。”
事实上,小额贷款公司完全可以促进银行业务的发展,东莞的金融市场其实很大,也特别活跃,只要发展起来了,双方可供借鉴的东西会有很多。(记者 彭子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