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够经受住国际金融危机的考验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 易 纲
9月以来,美国次贷危机日益恶化,迅速演变成世界性金融危机,其来势之猛、波及之广、影响之深,远超出各方面预料。此次危机严重冲击了国际金融体系,并进一步传导至全球实体经济。目前,美、欧、日等主要发达经济体已陷入衰退,一些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也面临严重困难,个别国家发生了债务危机。
在金融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中国很难避免这次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但要清醒地看到,不同国家因各自条件不同,所受冲击程度是不一样的,并非所有国家都会发生系统性的金融动荡。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中国整个金融体系是稳健安全的,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金融稳定的影响是有限的。
判断一国经济基本面是否良好、金融业是否健康,主要看四张资产负债表。
首先,当前中国金融业的资产负债表处于历史最好水平。由于党中央、国务院正确决策,中国从2003年起就积极推进国有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等金融体制改革,并抓住有利时机成功实现主要国有商业银行上市。与以往相比,这次金融改革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从单纯的财务重组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深化,二是首次引进了境外战略投资者,三是改革效果显著,不仅初步建立了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和风险内控机制,而且资本充足率大幅提高,不良资产持续下降,盈利水平稳定上升。这是银行业转轨过程中的一个最大突破。据银监会统计,截至今年6月末,资本充足率达标的商业银行为175家,达标银行资产占商业银行总资产的比例为84.2%,比上年末提高5.2个百分点。今年前三季度,境内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继续保持“双下降”态势,不良贷款余额1.27万亿元,比年初下降30.2亿元,不良贷款率5.49%,比年初下降0.67个百分点。此外,资本市场股权分置改革基本完成,实现了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的第三方存管,可以有效地防范投资者资金被挪用的风险。保险业保持较快发展,今年前三季度保费收入7940亿元,同比增长49%,9月末保险公司资产总额3.2万亿元,同比增长14%。中国金融机构“走出去”刚刚开始,持有境外资产相对较少,虽然在这次危机中遭受了一些损失,但总量相对有限。
其次,中国居民、企业和政府部门的三张资产负债表也相当稳健。我国居民历来有储蓄传统,债务负担较低。今年9月末,居民存款余额20.5万亿元,消费贷款余额3.7万亿元,居民作为一个整体是储蓄的最大提供者。企业资产负债率比较合理,总体上盈利能力较强,保持了较好的发展态势。据中国人民银行5000户企业调查,今年9月末非金融类企业资产负债率平均为55.1%。中国政府债务负担率低于主要发达国家,财政状况稳健。2007年末中国国债余额占GDP的比例仅为22%,同期美国为71%,欧元区为67%,日本为163%。2007年我国中央财政赤字占GDP的比例只有0.8%。中国还持有近两万亿美元外汇储备,政策调节有较大空间。
我们再来看市场的流动性。这次金融危机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流动性的枯竭。由于担心交易对手方风险,市场越来越不愿意或没有能力提供流动性资金或购买资产,造成全球范围内的信贷紧缩和流动性枯竭。中国的流动性状况与此不同,金融体系流动性依然充裕。从2003年到这次金融危机前,中国一直存在着流动性过剩,中央银行需要通过发行央行票据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来对冲多余流动性。目前,情况虽有一些变化,但总体上流动性供给是充足的。境内个别外资银行因受母行牵连而发生的流动性困难已得到解决。
当然,抵御这场严重的国际金融危机绝非易事。目前,世界金融经济形势的不利变化对中国的冲击已逐步显现,明年可能会进一步加重。我们宁可把困难估计得充分一些,把准备工作做得充分一些。
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主要通过两条渠道传导。一是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导致外需下降,这会对中国出口产生较大冲击。中国出口与美国和欧洲国家的关联度很高。历史数据表明,这些国家经济增长每下降1个百分点将导致中国出口增长下降6-8个百分点。第二,国际金融市场不断恶化,恐慌性的不安情绪会传染到国内。这已在我国市场运行中显露出来:货币市场对交易对手方风险的担心有所增加,股票市场出现较大幅度下跌,房地产市场成交较为低迷。如果应对不好,上述负面冲击可能扩大蔓延,影响我国经济和金融的稳定。因此,必须高度重视潜在风险,采取有力措施妥善化解。
针对危机的两条传导渠道,我国在宏观政策上要采取两方面应对之策。
第一,着力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面临世界经济放缓的形势,过去主要依赖外需的经济增长方式必须转变。要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把重点放在保障民生上,优先增加财政对个人的转移性支出、社会保障支出,以拉动消费;适当加快与民生、灾后重建、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发展瓶颈有关的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以拉动投资。在税收政策上,通过推进增值税转型、服务业营业税制改革和个人综合所得税制改革等措施,鼓励企业技改投资和服务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同时,坚持城乡统筹,适当提高粮价,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消费。
第二,保证金融体系流动性充分供应,阻断恐慌情绪的传染。今年7月以来,中央银行已适时调减公开市场操作力度,停发3年期央行票据,降低1年期央行票据发行频率,并已连续3次下调基准利率、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下一步,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不确定性冲击,要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根据形势变化,继续综合运用利率、央行票据到期、存款准备金率等工具将银行体系流动性保持在适当水平。引导商业银行合理投放贷款,优化信贷结构,预防惜贷现象。维护货币市场正常拆借,中央银行可通过常规公开市场操作、设立短期招标工具等方式向存款类金融机构(含境内外资金融机构)提供足够的流动性支持。以外汇市场供求为基础,保持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
当前我国的经济形势总体是好的,经济保持较快增长,金融业稳健运行,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没有改变。尽管面临不利的外部环境,但在中央支持经济增长的各项政策作用下,我们对明年中国经济平稳发展同样充满信心。经济稳定是金融稳定的基础,再加上比较健康的金融机构、充足的流动性供应和不断健全的金融市场,中国金融体系一定能够经受住这场国际金融危机的考验。
图片报道 | 更多>> |
|
- [个唱]范范个唱 张韶涵助阵破不和传言
- [情感]男子街头菜刀劫持女友
- [电影]《非诚勿扰》片花
- [国际]乌克兰议员在国会比试拳脚
- [娱乐]庾澄庆说没与伊能静离婚
- [星光]小S台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语晨与周杰伦绯闻成焦点
- [科教]南极科考雪龙船遭遇强气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