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雨绸缪、顺势而动、多管齐下、抱团取暖……昨日继续在蓉进行的中国制造业论坛2008年会上,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德勤会计师事务所的专家学者、业内人士纷纷献计献策,将中国传统智慧结合现代经济学原理,为企业开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良方。成都市灾后重建投资说明会随后登场,为参会企业介绍了我市灾后重建的总体实施规划和产业发展情况。
应对“歇业”风:
建立非危机转型观念
媒体上广泛报道的沿海加工企业近期大量关门歇业的消息使众多企业惴惴不安,但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亚洲制造业协会会长陈佳贵认为,问题并非最近才产生。
陈佳贵认为,改革开放30年来的高速发展,使沿海加工贸易企业积累了很多矛盾,如土地受限、劳动力成本上升、原材料和能源价格上升等。所以从前些年开始,这些企业纷纷向中西部转移,但问题仍然在这次金融危机中集中体现,说明发展了30年的加工贸易企业应该转型。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企业管理研究室主任黄群慧说,中国的企业家已经知道在遇到危机时需要转型,但还需要具备非危机转型的观念,“这才是经营管理的最高境界”。
应对企业“过冬”:
利用宏观环境多渠道融资
全球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德勤会计师事务所执行总裁金建帮助不少企业完善了财务解决方案,他对目前一些企业高呼“过冬”的现象有另一番解释:“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企业应该在这一时期做好充分准备,‘打扫房间迎接客人’,如准备好满足投资者要求的财务数据。”金建认为,只有准备充分了,企业才能利用目前良好的宏观环境,多渠道融资,破解资金难题。
在金融危机中,企业可以利用的融资渠道有哪些?金建建议可以通过企业发债、允许企业租赁、股权融资、收购兼并等多种方式进行。同时,加强全面风险管理,设立首席风险运营官,对企业的财务链、运营过程进行严格、专业把关。
应对经济波动:
结合企业成长周期决策
“经济波动是有一定周期的,金融危机就是经济波动的周期性表现之一。”黄群慧认为,和经济波动同理,企业成长也是有周期的。企业家应该自觉树立企业成长的周期意识,把企业的成长周期与经济波动周期结合起来,根据企业的上下游产业链、区域机会来进行决策,这样便能顺水行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专家观点
4万亿元有“乘数效应”
国家日前作出投资4万亿元拉动内需的政策是昨日论坛的热点话题之一,不少企业家非常关注自身所在的行业是否能从中获益。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金碚解答道,受益有直接,也有间接,4万亿元拉动内需政策并非仅仅产生4万亿元的结果,而将像馒头发酵一样,产生“乘数效应”。(记者 刘祎)
图片报道 | 更多>> |
|
- [个唱]范范个唱 张韶涵助阵破不和传言
- [情感]男子街头菜刀劫持女友
- [电影]《非诚勿扰》片花
- [国际]乌克兰议员在国会比试拳脚
- [娱乐]庾澄庆说没与伊能静离婚
- [星光]小S台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语晨与周杰伦绯闻成焦点
- [科教]南极科考雪龙船遭遇强气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