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消息,中国国务院日前印发第三版《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对未来15年土地利用的目标和任务提出6项约束性指标和9大预期性指标。据悉,这6项约束性指标集中在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新增建设占用耕地规模、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义务量、人均城镇工矿用地等主要调控指标中,其核心是确保18亿亩耕地红线。 中新社发 章新俊 摄
|
10月30日消息,中国国务院日前印发第三版《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对未来15年土地利用的目标和任务提出6项约束性指标和9大预期性指标。据悉,这6项约束性指标集中在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新增建设占用耕地规模、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义务量、人均城镇工矿用地等主要调控指标中,其核心是确保18亿亩耕地红线。 中新社发 章新俊 摄
|
中新网11月3日电 据国土资源部网站消息,国土资源部副部长王世元日前在出席第二届全球规划师联盟大会上表示,在保障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中国采取了世界上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措施。
王世元指出,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使土地资源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中国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带来了建设用地急剧扩张、农用地大量流失的问题。中国以不到世界10%的耕地,承载着世界22%的人口。
王世元表示,在保障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中国采取了世界上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措施。
一方面,按照从严从紧、有保有压的土地调控政策和节约集约用地的原则,通过加强规划统筹和计划保障,制定产业政策及相应的供地政策等,及时有效地提供各项建设事业发展用地。
另一方面,高度重视农地保护和土地节约利用,把“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确定为基本国策,建立了以《土地管理法》、《农村土地承包法》为核心的耕地保护制度体系。
王世元强调,中国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的新机制仍有待建立,土地用途管制制度还没有完全落实到位,规划的统筹和调控作用尚未及时有效发挥,市场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和增强,在资源利用上存在利益不协调等问题,需要通过修订规划、完善制度和加大执行力度来很好地解决。
他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耕地保护和土地规划政策走向是,以构建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的新机制为主线,更加妥善地处理保障发展和保护资源的关系,走出一条规划统筹、市场配置、依法行政、维护权益的科学管理之路。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