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10点,国家统计局将在国务院新闻发布今年前三季度宏观经济运行数据,还将就相关问题回答参会记者的提问。
对于这场比预定时间提前了两天的新闻发布会,上周以来坊间便议论不断,不少观察人士猜测:在此番数据发布之后,央行等部委最快将于今天再度出台新的宽松货币政策。
尽管上述猜测还有待证实,但显而易见的是,在国家统计局举行此次发布会之前,包括国务院、发改委、央行、银监会、证监会在内的诸多官方人士已做足了铺垫,他们不断释放出“经济增速出现下行态势”、“要多方发力保增长”乃至宏观调控方向面临调整的信号。
因此,完全可以预期的是,在今天的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官员除了发布足以佐证上述信号的权威数据外,他们还将进一步论证当前国内经济面临的新形势,并对下一步政策取向进行初步定调。
综合受访的权威专家们的看法,官方接下来强调、推进以下三个方面的声音和动作会越来越大,即,一要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二要确保金融、资本市场稳定;三要通过利率、财税等手段,切实扩大国内消费。
而比受访专家们的观点更能让人引发对后续政策期待的是,在上周五由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除了对当前经济形势进行客观分析外,还对第四季度的经济工作作出了新的部署。会议强调,要“采取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尽快出台有针对性的财税、信贷、外贸等政策措施,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同时,推进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
【数据观察】
CPI、PPI双双见顶回落
在风光上扬很久之后,CPI终于撞上了天花板。自今年4月份以来,CPI从8.5%的高位一路下行,并在随后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内跌进了4%至5%的深谷。
对于CPI的“触顶下行”,在8月份和9月份接受记者采访时,包括北大中国经济中心的宋国青教授在内的不少知名专家还曾表示要继续观察,并提出要防范通胀出现反弹。在此期间,官方强调的也依然是“一保一控”———显然,控“通胀”至此还是宏观调控的题中之义。
然而,令国内学界以及官方智囊们始料未及的是,一场源于大洋彼岸的“金融海啸”快速席卷了全球,中国也未能独善其身。一时间,中国经济能否在此大背景下继续保持平稳快速增长的忧虑犹如幽灵般四处飘散,此时的学者、官员也逐渐改变原来的预期,在不同的场合提出要防止实体经济遭遇这场危机的重创。眼下,寒潮尚未完全袭来,但CPI的刻度继续向下的预期已在各方机构、人士的头脑中形成。在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宋国青教授一改往日的坚决,他此番更多地强调的是,面对CPI下行该如何防范通缩。
记者昨日从有关人士处获知,今年9月份的CPI将在上月(4.9%)的基础上回落至4.6%左右。这个数值接近中信、中金等机构近日预测的4.5%—4.9%。前三季度的CPI同比增幅则可能为5.2%左右。
此外,专业人士们判断,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不断回调的影响,9月份的PPI也基本上失去了反弹的动力,预期将回落至9.7%—9.9%。申银万国对于PPI的增幅给予了更低的预期,他们认为9月份的PPI会大幅下降至8.1%,比上个月的10.1%大幅下降两个百分点。
在著名经济学家、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成思危看来,在7月份“触顶”之后,PPI虽然随后有过小幅波动盘整的迹象,但是,鉴于眼下正在趋寒的国际经济形势,上游产品价格继续走低的格局已经基本形成。
值得关注的是,自8月份以来,众多投行机构的分析师开始大规模地调低2008年的企业盈利增速,并将2009年企业盈利预期增速下调得更低。不难想象的是,在国家统计局今天发布新的数据后,投行机构们对企业盈利继续“看冷”的情绪会进一步加强。
GDP增速连续5季度下滑
确如专家们所言,从去年下半年开始至今,中国经济遭遇了过去5年从未有过的复杂而又困难的局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最新预测称,面对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最危险的金融冲击,世界经济正在明显下滑,中国经济增长同样面临严峻考验。
“实际上,这几个月的工业增加值数据已经透露出了端倪。”国家信息中心宏观经济处处长张永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判断,前三季度GDP同比增幅肯定比前两季度的10.1%要低。
对于今年前三季度的GDP同比增速,有相关人士昨日受访时称低于前两季度的10.1%,可能为9.5%—9.7%。此外,一些国内外知名投行机构日前也发布了各自的预测数据。其中,高盛和瑞银证券给出的预测数据是9.1%,中金公司和苏格兰皇家银行为9.4%,渣打银行、摩根士丹利为9.5%,摩根大通和申万研究为9.7%。
分析相关数据不难发现,自2007年第二季度以来,GDP增速便开始呈现出同比下滑之势———从该季度的12.7%一路掉到了今年第二季度的10.1%———换言之,如果今天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GDP增速低于前两季度,那么,中国的GDP增速至此已经连续五个季度拉出了阴线。
【经济大势】
减速势头短期难逆转
同样是赶在今天发布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数据的前夕,上周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分析当前经济形势。据新华社报道,此次会议直指,当前国际金融市场急剧动荡,世界经济增长明显放缓,国际经济环境中不稳定因素明显增多,对中国的影响逐步显现,国内经济运行中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主要是经济增长放缓趋势明显,企业利润和财政收入增速下降,资本市场持续波动和低迷。
在昨日下午于北京举行的“全球危机下的中国自救策略”研讨会上,多位应邀出席的专家也结合前三季度CPI、GDP、投资等指标,就当前的全球金融危机、及中国经济形势展开了研讨。
向松祚博士是著名经济学者蒙代尔大师的得意门生,他此间认为,在美国金融危机的浪潮冲击下,又一次世界经济萧条和衰退正在来临,每个人都要做好长期过冬的准备。
花旗集团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黄益平表示,尽管世界各国政府和央行近来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包括降息、加大流动性供应、直接购买不良资产和向金融机构注资,金融危机却一波接着一波,金融紧缩和经济增长下滑之间的恶性循环,毫无改善的迹象。黄益平分析指出,目前,中国经济增长下降已经成为现实:出口疲软、投资减速、工业滑坡,汽车等耐用消费品的需求也不断降温。“更重要的是,一些随机得到的信息似乎表明,企业赢利状况已经极度恶劣。”
国家商务部研究院的梅新育博士则从国际贸易的视角做了分析。在他看来,长期以来,出口对于中国GDP增长起到了十分显著的作用,而从今年以来的相关数据看,这驾“马车”的拉动力已经显现疲态。他认为,一旦美国经济在这次危机中继续恶化,不仅会对中国的出口企业带来巨大的冲击,对于中国GDP的增速也将产生比较明显的拖累。
通胀转通缩可能性增大
与昨日众位专家对眼下中国经济可能出现通缩的忧虑相近的,是中国银监会刘明康在16日下午举行的第三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会上的一番表态。他指出,“通胀转向通缩的可能性在增大”。
在银监会的此次例会上,刘明康指出,当前的全球金融危机的集中爆发正在向实体经济蔓延,全球经济下行的趋势还会继续,“不会在短期内结束”,而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无法独善其身于国际环境之外”,实体经济也或将遭受严重的冲击。
“虽然国内总体经济形势运行比较平稳,但是宏观调控的风险和外部环境对中国的冲击正在加大,同时国内的经济不稳定因素在增加。”正是在研判目前国内经济存在的诸多风险时,刘明康直接提出了对于“通缩”苗头的防范。
在昨日的研讨会上,国家财政部财科所所长贾康也有不少忧虑。他说,目前中国经济还没有受到明显的冲击,基本面是好的,今年国家财政收入也有望保持20%以上的增幅,国家有能力应对外部危机。不过,如果通缩真的出现且其程度不断加深,则有可能对未来经济走势形成不小的“麻烦”。
【政策观察】
宏调转向:重新刺激投资
毋庸置疑的是,国家统计局今天发布新的数据后,外界必然加重对政府挽救GDP颓势的新策的期待。接受记者采访的专家们判断,为了确保经济平稳快速增长,一些针对刺激投资和消费、维护地产和金融市场稳定的政策有望快速跟进。
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所所长汪同三说:“外部因素极大地增加了我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困难。我们需要积极扩大内需,保持经济运行稳定。”在他看来,投资是扩大内需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方面,因而接下来保持投资稳定增长十分重要。
张晓晶也认为,从今年的形势来看,中国外贸出口必然受挫,而消费并非在短期内可以明显拉动,只能保持平稳增长,因此投资必然将成为我国未来刺激经济的重头戏。
“政府应当把如何促进私人投资热情作为制定政策的重点。”张晓晶认为,一方面,货币政策应进一步提高灵活性,从而缓解中小企业的流动性紧张。另一方面,为了减轻企业负担,应该尽快全面推广从生产型增值税到消费型增值税的转型。
对于张晓晶的上述政策思路,接受采访的其他专家都表示认同。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认为,在未来政策取向上,金融、货币政策在保持平稳性、连续性的同时,应该考虑进行适当的微调———包括进一步降息,可考虑在未来12个月内将存款准备金率再降5个百分点,在年内将存贷款利率再次下调27个基点。
“实际上,在整个调控过程中财税政策一直在紧密配合货币政策,应该说,财税政策还有不少可以腾挪的空间。”贾康坦言,为了促进经济平稳增长,财税部门还可以在对中小企业及民众实施减税、贴息方面有更多的作为。
贾康此间还认为,在“保增长、防通缩”的目标下,财税部门除了对具体的企业经营、基本民生工作加大支出外,还应当以此契机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将已经成型的增值税改革方案推向全国,同时及时启动资源税改革。(记者郑春峰)
图片报道 | 更多>> |
|
- [个唱]范范个唱 张韶涵助阵破不和传言
- [情感]男子街头菜刀劫持女友
- [电影]《非诚勿扰》片花
- [国际]乌克兰议员在国会比试拳脚
- [娱乐]庾澄庆说没与伊能静离婚
- [星光]小S台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语晨与周杰伦绯闻成焦点
- [科教]南极科考雪龙船遭遇强气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