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2月27日电 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测,2006年全年粮食产量有望超过49000万吨。对此,很多人持乐观态度,认为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已经不是问题。《经济参考报》今天刊文指出,虽然中国粮食产量已经连续三年增长,但是,中国的粮食安全仍存在不少隐患,粮食问题仍然不可放松。
文章指出,虽然中国粮食连续三年增产,但是,粮食生产仍存在很大不稳定性,稳定粮食生产的长效机制并没有形成。
河南是中国最重要的产粮大省。据统计部门预计,今年全省粮食总产量将首次突破1000亿斤大关,达到1011亿斤,比上年增长10.3%,再创河南省粮食生产历史最高水平。
全国粮食生产百强县、河南省永城市农业局局长庞举民认为,在为中国粮食丰收喜悦之余,万万不能忽视以下问题:首先,农业生产资料连续三年上涨,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其次,农业活劳动投入逐年减少,在家种地的多是老人、妇女和儿童。再次,农业基础设施投入严重不足,生产条件仍然比较脆弱,很大程度上靠天吃饭。此外,农业的公共服务体系没有建立起来。植保服务体系、种子繁育推广体系、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农民教育体系等四大体系,都还不成体系。直接为农业服务的专业技术人员呈逐年减少趋势。
文章认为,粮食物流体系建设水平低下,运力不足,流通不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的粮食综合供给能力,并给中国的粮食安全,特别是销区粮食安全带来很大隐患。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姜长云认为,虽然近几年中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不少,但综合生产能力并不等于综合供给能力。从供给方面看,对粮食安全和粮食供求平衡影响最为全面和直接的,不是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而是粮食综合供给能力。
据姜长云介绍,由于种种原因,中国粮食主产区和主要消费区呈严重错位分布。主产区集中于东北地区、黄淮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主销区则主要集中在东南经济发达地区。由于粮食产销区域错位分布明显,目前全国粮食每年总流量高达1.7亿吨,其中跨省粮食流量约为7000万吨。在粮食跨省调运数量日趋增加的情况下,粮食流通能力建设对保障粮食安全显得更为重要。
但是,文章指出,据了解,在吉林、河南、浙江、天津等粮食主产区仓储设施简陋、运输设施不配套、铁路运力不足、流通搬倒环节繁多等方面的因素,已严重制约了中国的粮食综合供给能力,导致产销之间衔接不畅。
浙江省粮食局副局长周柳军介绍,浙江省每年的粮食调入量为200亿斤。平时保证市场供应倒没有问题,如果遇到粮食市场有个风吹草动,市场供求发生变化,流通不畅的问题马上就会凸显出来。
位于黑龙江省东端的建三江农垦分局,年产粮豆250万吨左右,商品率达90%以上,是中国重要的优质商品粮生产基地。但是,由于运力所限,这里的粮食经常出现积压现象。据该局局长助理祁祥一介绍,2005年该局约有270万吨粮食需要进入国内市场流通,而建三江区域内的三个火车站,当年总共才发运粮食98万吨,占运输总量的39%,缺口达150万吨左右。
文章最后指出,近几年,虽然中国的粮食产量不断增加,综合生产能力得到基本恢复,但是,品种性、区域性的粮食供求结构失衡问题日趋严重。如果不能及时加以解决,很可能会超过总量问题,成为影响中国粮食安全的主要因素。
国家发改委的姜长云等专家发现,1990年代以来中国发生的多次粮食供求失衡,多是由粮食主销区的稻谷供求失衡引发的。而几个大的粮食主销区,特别是东南沿海地区,往往是引发中国粮食供求失衡的先导性和敏感性地区。
据姜长云分析,中国的稻谷80%以上产自南方,而东南沿海则是中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这些地区耕地将逐年减少,稻谷产量不断下降,库存降低。另一方面,东南沿海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来此就业。随着外来人口规模的扩大,这些地区对稻谷作为口粮的消费需求将会进一步增加。
此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结构的升级,中国粳米的消费群体正在进一步扩大,稻谷消费中“以粳代籼”的倾向也会进一步发展。因此,在局部地区,由于稻谷特别是粳稻供求失衡而产生粮食市场波动,将成为影响粮食安全的一大隐患。
除了品种结构以外,由区域结构而引起的粮食供求失衡,也有可能影响到中国的粮食安全。近几年来,随着中国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粮食产销区之间分布更为不均。原有的一些粮食主销区粮食自给率不断下降。据国家粮食局统计,目前,北京、天津、上海、浙江、福建、广东、海南等7个粮食主销区省、市,粮食自给率都低于50%,这些地区要实现粮食的供求平衡,对粮食主产区乃至全国的依赖性更强;这些地区的粮食供求失衡,对粮食主产区乃至全国粮食供求的影响更大。(李钧德 沈锡权 杨三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