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华尔街日报》7日公布的一份名单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
该名单列出了美国政府救助保险巨头美国国际集团(AIG)的实际受益者,主要欧美金融机构几乎尽在其中。这意味着美国政府向该集团注入总共1700亿美元中的相当一部分,已经或将要被实际用于拯救欧洲的银行体系。
分析人士认为,AIG广大的业务辐射面并非秘密,因此,上述消息的负面效应很大程度上已经被市场消化。而相对于投资者和国会议员的抱怨和指责,美国政府更加担心的是,业务对象名单曝光会让AIG当前的业务大受损失。
已有500亿美元用于赔付
据报道,自去年美国政府救助AIG以来,包括高盛、美林、德意志银行等欧美金融机构共从中获得了500亿美元。仅去年9-12月份的3个月间,高盛和德意志银行就分别从该集团所得救援资金中获取60亿美元。名单中的其他金融机构还包括法国的兴业银行、美国的美林证券、美国银行、美联银行、摩根士丹利,英国的苏格兰皇家银行、汇丰银行、巴克莱银行、莱斯银行等。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金融研究室副研究员张斌表示,和雷曼兄弟一样,AIG是资本市场上信用违约掉期产品(CDS)的主要卖方,该产品是一种类似损失保险的金融合约,合约卖方多为大保险公司等实力金融机构。债权人通过购买这类合约将债务违约风险转移。而如果债券发行方破产不能还债,债券购买方将可以从保险公司等信用违约掉期产品卖方获得相应赔偿。
截至上周,AIG接受的政府注资总额超过1800亿美元。如《华尔街日报》的报道属实,就相当于美国政府给予AIG的全部救援资金中,至少将有近30%实际帮助的是欧洲金融机构。
负面效应已初步被消化
张斌认为,AIG广大的业务辐射面并非秘密。因此,尽管美国民众会因为本国纳税人的钱流向欧洲银行而出现情绪波动,但上述消息的负面效应很大程度上已经被市场消化。
他还指出,从美国政府决定出手拯救AIG开始,就已经是在拯救全球的金融体系了,“即使不需要对欧洲金融机构进行赔付,美国政府通过注资获取美国国际集团近80%股份成为实际控制者,以保障其债务不致缩水,受益的仍是该集团遍布全球的交易伙伴”。
他表示,机构业务的辐射面是美国联邦政府考虑救助时机和方式的重要因素。这在其迅速接管抵押融资机构“房利美”和“房地美”的案例中表现得同样明显。而此前,美联储副主席科恩也曾表示,美国政府的救助并非为保护AIG或其交易对手,而是为了阻止AIG的恶劣影响扩散。
数据还显示,AIG向其欧洲交易伙伴进行现金赔付不仅是“应当的”而且是“必要的”。据美林证券统计,如果美国国际集团拒绝赔付金融机构损失,欧洲银行业将会出现3000亿美元的坏账,从而遭遇灭顶之灾。
美国政府处境尴尬
张斌同时表示,美国政府现在最担心的应该是,业务对象名单的曝光会让AIG当前的业务大受损失。因为美国政府之前拒绝披露该集团合作伙伴名单,就是希望AIG的业务稳定下来;而一旦业务伙伴被曝光,恐怕就没有机构愿意和AIG再度出现业务往来。现在,美国媒体曝光的名单无疑将把美国政府推向一个尴尬的境地。
此外,美国政府还可能因为AIG在整个事件中充当“冤大头”而遭受广泛质疑。在上周四举行的参议员关于美联储救助AIG的听证会上,就有声音抱怨:“AIG的交易对手不仅没有倒闭,其证券的价值也没有打折”。而美国参议院金融委员会主席多德也表示,AIG交易伙伴并不是无辜的受害者,而是再精明不过的投资者。他们利用全球保险巨头的“AAA”评级,去冒了“巨大而不负责任”的风险。
多德还对信用违约掉期合约过程中透明度和责任感的缺乏表示了惊讶。而美国储蓄机构监理局(OTS)副主管波拉科夫表示,美国储蓄机构监理局以及其他监管机构一样,未能及时发现AIG旗下金融产品部门投资组合持有的某些信贷违约掉期产品对公司而言意味着怎样的流动性风险。这凸显了建立一家系统性风险监管机构来监控大型企业的必要性,因为这些大企业规模巨大且结构复杂,足以动摇整个金融体系。(记者 高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