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建议把涉案金融机构的投资程序列入调查范围
12月16日,纽约大雪纷飞,曼哈顿中城的唇膏大厦(Lipstick)看起来冷冷清清。
伯纳德莫道夫投资证券公司(下称“莫道夫公司”)所在的17、18、19楼都还亮着灯,大厅的保安不让记者上去。只是说上周五来了一群人在这里纷纷扰扰,也就是当时一些投资莫道夫公司的个人投资者,来这里跟公司的接待人员发生了争吵。除此之外,也没有什么动静。
纳斯达克前主席、莫道夫公司创始人伯纳德·莫道夫涉嫌欺诈案,已经成为世纪大案,500亿美元的金额使得受金融危机打击的华尔街再次受到震动。这个一直以来在华尔街广受尊敬的人物,居然一直在欺骗世人。
负责调查此案的 Securities Investor Protection Corporation的高管哈百克 (Stephen Harbeck)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说,已经委派信托部门在一天之内接管了莫道夫公司,保护了所有的记录,控制了全部的账户。
“从我们的发现来看,这些账目一片混乱,”哈百克说,“有很多账目和客户的实际财产根本不符。”
哈百克说,此案还在调查之中,更多的细节随着调查的进展将会披露。说到为什么那么多的投资人,包括富有的个人投资者甚至著名金融机构都深陷骗局,哈百克说:“他(莫道夫)是一个很好的销售人员,他能够让人们相信他,而实际上他一直都在造假。”
其实,近年来莫道夫公司的疑点不断出现,包括该公司不同寻常的稳定回报,以及为其工作的几近于皮包公司的审计单位。一些纽约的投资者对此已经有所警醒。但是更多富有的投资人——从佛罗里达的棕榈滩俱乐部,到科罗拉多的滑雪俱乐部——都相信了莫道夫,将自己的大量财富交给他管理。
“莫道夫案显示了这种靠关系来投资的极大危害,”密苏里大学法学教授兼前SEC基金律师布莱德(Mercer Bullard)对本报记者表示,“莫道夫案是典型的依靠个人关系来投资的案例。”
可是莫道夫的受害者里不仅有富有的个人投资者,还有知名的金融机构、国际投行如法国巴黎银行、日本野村证券、瑞士银行等,汇丰银行、皇家苏格兰银行也都与莫氏联系甚密。这些专业的金融机构应该有严格的监管程序以及专业知识,为何还是落入莫道夫的彀中?
“因为这些大的金融机构具体怎么投资还是由个人来决定的,”布莱德说,“也会有这种个人的偏见存在。” 布莱德说,问题是金融机构不同于个人投资者,应该有一套投资程序,对投资进行尽职调查,而且要为出现的损失承担责任。那么,金融机构的投资程序现就应是一个调查的范围——他们是否真的作了尽职调查,又到了何种地步?
“人们总是愿意相信有些人有超常的本领,”杜克大学的证券法教授考克斯(James Cox)对本报记者说,“有些人会有金手指能够永远赚钱。他们相信莫道夫就是这样的人。这也是那么多人上当受骗的原因。”
在不断出现的疑点面前,莫道夫的骗局还能持续近20年之久,也是因为在市场好的时候,造假相对来说比较容易。而当市场下落的时候,越来越多的投资者要求撤资,骗局就无法持续。
巴菲特曾经说过,只有当退潮的时候才知道谁在裸泳,那么,这次股市的低谷,不仅使莫道夫现出了“裸泳”真相,也让那些素来为人“敬畏”的大金融机构,卸下了貌似严实的外衣。(冯郁青 本报特约记者欧阳融对此文亦有贡献)
图片报道 | 更多>> |
|
- [个唱]范范个唱 张韶涵助阵破不和传言
- [情感]男子街头菜刀劫持女友
- [电影]《非诚勿扰》片花
- [国际]乌克兰议员在国会比试拳脚
- [娱乐]庾澄庆说没与伊能静离婚
- [星光]小S台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语晨与周杰伦绯闻成焦点
- [科教]南极科考雪龙船遭遇强气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