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之后,命途多舛的多哈回合谈判终于再度开启。问题依然是老问题,然而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次会谈被认为是长达7年的多哈回合谈判最后的救援行动,如果失败,谈判将面临从此被长期搁置的危险。恰如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所言,谈判取得突破的可能性,要么就是“现在”,要么就是“永远不”。
自2001年11月启动以来,如同马拉松一般的多哈回合谈判进程可谓步履维艰。究其症结,在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就削减农业补贴和农产品进口关税、工业品和服务业市场准入等问题分歧太大且各不相让。发达国家通过关税壁垒和农业补贴使其农产品倾销全球,并导致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凋敝和大批农民破产,近来的粮食危机也与之关系密切。为了推动多哈回合谈判取得突破,欧盟表示有意将农产品关税削减幅度由54%上调为60%,美国也宣称准备将农业补贴最高限额从每年480亿美元降至150亿美元。但是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认为这一削减幅度远远不够,目前美国的农业补贴实际数额仅为70亿美元,故其所谓“让步”毫无意义。作为交换条件,美欧要求印度和巴西等新兴经济体在工业品和服务业市场准入问题上做出让步。但这些国家担心本国产业因开放而受到巨大冲击,当前愈演愈烈的次贷危机更是让人谈虎色变,所以在谈判中立场强硬。
在谈判陷入僵局的情况下,世贸组织总干事拉米在25日亲自推出了一套新的妥协方案。按此方案,美国须将农业补贴限额进一步降到145亿美元;欧盟也须大幅降低农产品进口关税,但被允许指定4%的农产品为敏感产品,可以享受关税免减或少减待遇。发展中国家工业品关税的上限可在20%到25%之间选择,上限越低则享受关税免减或少减的产品数量就越多。此外,方案还允许发展中国家的某些农业和工业部门受到关税保护。世贸组织发言人罗克韦尔表示,目前没有一个代表团表示要拒绝这套方案。
谈判似乎已经峰回路转。如果相关各国能够切实履行承诺,使得关键的农产品贸易谈判取得突破,则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都将受益。一个开放、公平的贸易体系将促使发展中国家农民扩大产量,各国消费者能切实享受到价格降低带来的好处,粮食危机也有望因此化解。而开放也终究是大势所趋,以扶植民族工业为名,造成某些领域的垄断之实,既阻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不利于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在保证必要领域国家安全的同时,若能适时适度地引入外资,实现资本、技术和资源的优势结合,创建一种公平、竞争的环境,则经济和社会都可望得到更快的发展。对于天生逐利的资本,至关重要的不是严防死守其进入,而是要修炼内功做好监管。
多哈回合谈判是到目前为止目标最为宏伟、参与方最多的一轮多边贸易谈判。它事关55亿人口的切身利益和全球年贸易总额的97%,其意义可谓重大。谈判若能取得突破,则全球消费者和企业每年可少支付1250亿美元关税,世界经济每年增长将多出430亿美元,这在全球经济处于衰退边缘的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但这一良好愿景还取决于谈判各方能否拿出足够的勇气和智慧,抛却私心寻求共赢。如果大家都能够向前跨出一步,则整个世界经济也将因此而向前跨出一步;但如果大家都缺乏诚意和信任,其结果也只能是画地为牢,各做各的“天朝上国梦”吧。(宋兆卿)
图片报道 | 更多>> |
|
- [个唱]范范个唱 张韶涵助阵破不和传言
- [情感]男子街头菜刀劫持女友
- [电影]《非诚勿扰》片花
- [国际]乌克兰议员在国会比试拳脚
- [娱乐]庾澄庆说没与伊能静离婚
- [星光]小S台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语晨与周杰伦绯闻成焦点
- [科教]南极科考雪龙船遭遇强气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