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高送转"频现 业内专家提醒:非馅饼是陷阱——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股市"高送转"频现 业内专家提醒:非馅饼是陷阱
2009年04月24日 14:10 来源:天津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随着2008年度年报披露进入尾声,围绕高比例送转上市公司的炒作也开始逐渐“退烧”。

  股价大幅上扬甚至翻番,让热衷于“高送转”的投资者欣喜若狂。不过,并不是所有的“高送转”都能让投资者笑到最后。一些个股在除权除息后持续下跌,让不明就里、盲目追涨的股民大呼上当。

  频现疯狂炒作的“高送转”,到底是“天上掉下的馅饼”,还是“暗藏杀机的陷阱”?

  2009年股市“最热主题”

  经历了2008年的深度调整,2009年A股开始了震荡筑底的过程。早有市场人士预言,这一年里沪深股市将呈现阶段性和结构性机会,主题化投资有望大行其道。

  而在频频闪现的各种投资主题中,“高送转”无疑已成“最热主题”。统计显示,截至4月17日已公布年报的1103家上市公司中,667家公布了分红预案,其中81家推出了10股转送5股以上的送转方案,24家转送比例达到1:1。西飞国际和维维股份更以每10股转增12股的超高比例送转成了市场关注的焦点。

  冠上“高送转”光环的上市公司,在其预案公布至实施的前后都受到了市场的热烈追捧。

  以深圳惠程为例,根据2月27日公布的分红预案,2008年收益分配为每10股转10股派2.7元(税后)。预案公布前,深圳惠程曾连续两个交易日走出涨停及接近涨停的强劲走势。预案公布后,这只个股也频频涨停。3月30日,除权除息后的深圳惠程出现了高达89.08%的巨大涨幅,并在此后连续三个交易日报收于涨停价位。

  从智光电气到亚宝药业、启明信息,完成高比例送转的个股频频走出“填权”行情,让“高送转”迅速成为A股市场最炙手可热的概念。

  并非“天上掉下的馅饼”

  屡屡受到市场热捧的高送转,真是“天上掉下的馅饼”吗?

  业内专家解释说,与成熟市场大多选择现金分红不同,中国上市公司更乐意采用“送转”的方式进行分配,即送红股或以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其实质是股东权益的内部结构调整,对净资产收益率没有影响,公司盈利能力也不会因此获得提高。

  从理论上说,实施大比例送红股或以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后,虽然投资者手中的股票数量增加了,但在净利润不变的情况下,股本规模的扩大会摊薄每股收益,因此股价也会作相应的调整。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高送转”并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

  既然投资者持有股票的总价值并未因送转而发生改变,为什么“高送转”还是受到了众多投资者的青睐呢?

  一方面,上市公司采用高比例送转的方式进行分配,能向投资者展示对自身未来发展的看好,从而提振投资者的信心。另一方面,对于习惯于炒“概念”的中国投资者而言,“高转送”带来的“填权”预期无疑是绝好的炒作题材。

  “高送转是中国证券市场长期以来形成的一个重要投资主题,其动因可分为两类,一是企业通过股本扩张为未来的再融资作准备,二是迎合市场的投资偏好,赚取更多的差价。”光大证券首席分析师滕印说。

  警惕“高送转”中的陷阱

  尽管今年以来绝大多数“高送转”概念股都有抢眼表现,但“高转送”并不是包赚不赔的安全投资。

  无意中在媒体上看到万通地产实施“10送10派3.5元(含税)”的分配方案后,上海股民张琪在股权登记日的前一天即4月14日买进了这只股票。果然,前一天涨停的万通地产当日再度出现9%以上的巨大涨幅。第二天股价微跌,张琪又再度补仓。4月16日除权除息,万通地产又大涨超过5%。

  可是张琪并没能为此得意太久。4月17日万通地产几乎以跌停价位报收。此后这只股票走势一直弱于大盘。由于预期中的“填权”行情并未出现,张琪的此次投资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亏损。

  事实上,对于拥有“高送转”概念的上市公司而言,股价的巨幅上涨已经严重透支了投资者对其业绩增长的预期,如果盲目追涨,其风险不言而喻。这也使得今年以来对“高转送”个股的炒作,在近期出现了“退潮”的迹象。

  值得注意的是,在不少“高送转”公司股价起落的背后,都有着股价操纵或内幕交易的阴影。

  “对于有业绩支撑及成长空间,股价又未过度透支的‘高送转’,投资者可积极关注,但对于缺乏基本面支撑,玩数字游戏的‘高送转’,则应保持高度的警惕,防止有资金利用这一手段达到拉高出货的目的。”光大证券首席分析师滕印说。

  业内专家提醒,投资者在关注上市公司“高送转”预案时,要对公司经营业绩、成长性、股本规模、股价、每股收益等进行综合考虑,分析其真实目的和合理性,避免成为某些“高送转”陷阱中的牺牲品。

【编辑:杨威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