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设35名创业板发审委委员”、“适当扩大行业专家委员的比例”是修改后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的《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发行审核委员会办法》中引人注目的两点。业内人士认为,这将有利于提高创业板企业质量,有效提升政府审核效率。
有利于全面审核企业
针对发审委委员人数由主板的25人变为创业板的35人,广东信达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张炯认为,虽然上创业板企业的标准比之主板有所下调,但是需要平衡和判断的因素却多了。原来依靠财务指标就可以判断一个公司好坏,但创业企业处于不稳定阶段,依靠原来的办法难以断定。发审委人数增加可以对企业是不是成长性好的企业看得更为理性,这样有利于提高创业板公司的质量。
从目前已经公布的情况来看,由于储备资源丰富,等待上创业板的企业数量众多,这将给政府审核工作带来压力。对此,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陈沁则表示,发审委人数增加将有效提高工作效率,而增加行业专业人员的数量有利于全面审核企业。
“企业最担心什么?”平安证券董事总经理龚寒汀反问,“担心委员不了解自己的行业”,而加大行业专家委员比例则有利于解决企业这一隐忧。她认为,行业内部人士比财务专家对行业前景更为了解,并拥有更多的人脉,将有利于对企业真实情况做出判断。对此,广东大华德律会计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胡春元也表示,传统行业主要依靠会计和法律等手段判断企业成长性,而创业板企业的经营模式用这类手段却难以主导判断。
针对增加行业专家委员比例,张炯认为,主板上市公司主要为制造业企业,从资产形态和盈利来看都比较容易判断。但在鼓励创新的背景下,一些新经济业态走向创业板市场,如果简单地以证券行业的标准看待企业可能出现偏差,增加行业专家比例比单纯从证券业视角考量企业更加中肯。
“这是大进步”,陈沁认为,创业板企业是新经济业态、行业细分的龙头企业,专家增多了可以对企业的成长前景和创新能力的判断更为贴切,避免了外行评价企业的片面性。
胡春元认为,由于创业板对企业财务方面没有主板那么高的要求,所以对行业的成长性和科技含量要求就比较高。引进专家主要是判断行业的成长性和科技含量。
延续发审制度
毫无疑问,征求意见稿是对原有发行审核办法的延续。发审体系引入专家以来,为投资者把好准入关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张炯认为,发审委专家对企业最普遍的现象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有利于判断企业的规范性、成长性。有了发审委,增加了行政部门判断时的公允性和合理性。
鹏城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张光禄表示,发审委的核准制有很多优点,其中之一就是多领域专家参与、专家民主决策的机制,这有利于提高审核质量,同时专业机构包括保荐机构、律师、会计师,可以进行真实可靠的尽职调查,对于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有很大帮助。(记者 徐畅 蔡宗琦)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