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围市场依然风雨交加之际,A股也在大盘蓝筹股的一轮集体补涨后暂失动力。较为理想的是继续保持区域震荡,并在震荡反复中等待基本面的变化。在此期间我们除了信心外,更需要的是耐心。
巩固整理需要时间
目前持续展开的调整,应该是针对这轮从1664点起来的反弹的调整。调整理由很多,但最根本还是市场内部结构需要这种调整。我们发现,1664点以来持续四个月的上涨,其中上证指数、深成指以及中小板指数分别上涨50%、38%和70%,这种涨幅与黄金分割位0.382、0.5、0.618相对应。作为一次修复性上涨,出现上述涨幅已属于比较完美的。与此同时,成交量高峰期的2月,也创出了相应的峰值。其中,沪市2月成交量为3564亿股,与2007年“5·30”前的交易量水平相当;月度成交金额为2.67万亿元,达2007年高峰期水平。这种峰值的出现,往往伴随的是一轮调整的开始。
从技术层面上看这种巨量,其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第一次突破了6124点见顶后第12个月(最后一个调整月)月开盘位置,即2267点,这个突破是扭转6124点以来大调整趋势的重要一步;二是突破120日半年线的反压,这也是自2008年1月跌破半年线第一次重回该均线。因此,实现两个重要一步的突破,确实需要巨大成交量的配合。然而,重要一步实现后,接着而来则是巩固,并积蓄新的动能。同样从技术层面分析,调整低点较为乐观的位置就是半年线位置,即2000点附近。上周二探至该均线位置时获得有力支持。由于目前上档有250日均线的反压,即使乐观看涨,也需要在半年线位置反复震荡巩固,出现二次甚至三次回抽都是可以理解的。这种区域震荡,也是等待基本面变化的方向。一旦找到向好的理由或信号,那么新一轮行情将会此轮巩固整理之后悄然形成。
然而,在A股持续上涨的四个多月时间里,外围市场却是风雨交加。虽然国内宏观数据相对好一些,但并没有出现根本性转折。如PMI指数持续三个月上升,但大部分行业的PMI还处于50%以下(收缩状态)。第一轮去库化之后,近期如钢铁等行业又有数据显示新一轮库存可能再次出现。从经济复苏的角度上说,这种二次去库存也是必然,在供给恢复之后,最重要的是需求上升;如果需求没有如期恢复,那么库存问题将持续存在,最终就会陷入通缩状态,严重的通缩将制约股市发展。
关注银行地产电力
如果我们纯粹从技术层面去观察本轮行情的个股运行路径,我们会发现,众多中小市值品种是在半年线位置附近多次反复之后才得以上攻或突破250日年线。比较观察一下,我们也会发现,大盘蓝筹股基本上是落后于中小市值群体的,它们目前大多数股价运行区域仍处于半年线位置震荡。这种落后状态极有可能成为发动下一轮行情的主力群体。实际上,如果大盘蓝筹股整体从半年线位置上移至年线位置的话,大盘指数就有可能出现上台阶。或者,宏观基本面因素确实向好的方向转移的话,那么市场整体上台阶就将成为现实。因此,从操作策略上讲,近期理应把落后于市场的大盘蓝筹股作为关注重点,主要包括银行、地产、保险以及电力等行业。这些行业基本上属于与宏观经济取向直接的相关的领域。换言之,如果还有下一轮行情,那将是真正的“经济复苏行情”。从行业动态信息上看,也是有迹象趋于向好的。
先看电力,从草根层面的数据显示,沿海地区的发电量近期趋于上升。市场行为也是十分积极的:近期国投电力公布向其控股股东收购电力资产的增发方案后,股价出现两个涨停后继续保持强势;周一有4.3亿股(超过现有流通盘一倍)解禁股上市流通的皖能电力,股价不跌反涨,一度封住涨停。从估值上看,电力板块的估值优势在市场整体上台阶后渐渐体现。随着发电量数据的逐步上升,投资者或会强化宏观经济趋于乐观的预期。电力板块出现交易性机会是很自然的事。
类似的情况还出现于房地产板块上。这是2008年下半年最早见底的群体,但在本轮行情中并没有领导大盘上涨,除没有列入“产业振兴计划”之外,主要是市场对房地产业的库存消化存在忧虑。不过,近期沪深京穗的交易量持续活跃,特别是广东出台推进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的15条后,市场对房地产的预期开始发生转变。除一批小市值地产股持续活跃外,保利地产、万科A等一线地产股也持续逆势盘升。从市场行为上看,地产板块出现“行情”的概率已经很大。
至于金融板块,这是与宏观经济结合最为紧密的行业。随着外围市场压力的减缓,估计震荡之后银行股的上涨力度会加大。三家保险股的估值水平已处于较为合理的位置,1-2月的保费收入增长也超出市场预期。银行保险有望再次成为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配置的重点对象。(张德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