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市场的持续走高,2009年上市公司股东减持也出现一定增长,但和2008年不同的是,这种压力没有对市场形成明显冲击。且部分股东通过大宗交易减持的个股甚至出现较强走势。广州万隆认为,资金充裕是市场能够承接大小非减持的外在环境,而产业方和游资形成新的资本运作模式则是有效化解这种压力的更深层次原因。
外围资金承接力强
根据数据统计,从1月份以来大小非通过二级市场减持的数量有所增加。今年1月份共有59家上市公司公告了股东减持情况,减持总量59098.36万股,如考虑长假因素每周平均减持1.96亿多股;而2月份的第一周共有25家上市公司公告了股东减持数据,总减持股份数虽没有继续增长但仍达16277.35万股。而2008年12月的公告减持总股数为57262.94万股,11月份减持总股份数为42310.9万股,两个月每周平均减持1.43亿和1亿股左右。
可以看出,今年1、2月份的减持股数有明显增长,如考虑股价上涨因素,减持金额也应同比增长。但行情发展显然暂时没有受到这一因素影响,充裕的外围资金使大小非减持压力被有效消化。
部分遭减持个股逆势走强
另外有意思的是,从近期遭遇抛售的个股来看,部分大宗交易成交巨大的个股涨幅反而较为惊人。如1月12日大宗交易平台成交1000万股的西部矿业,20、23两日大宗交易平台减持的ST绵高,1月21日成交的三普药业和辽通化工。当然并非所有大宗交易类个股都逆势走强,但和去年大宗交易类个股恐慌性下跌出现明显区别的是,今年大宗交易类个股的走势普遍都不弱。
这说明在整体资金充裕的背景下,大股东更多是通过拉高的方式来派发筹码,大宗交易反而蕴含着一些阶段性的暴利机会。另外对于部分游资而言,大宗交易行为反而成为其一次性吸筹的好机会,这样布局其操作的成本更低,也更加便捷和快速,随后的拉高行为也是题中应有之义。
新模式激发财富效应
进入2009年以后,由于资金的充裕,大非们减持紧迫感大大降低,随之而来的是大非们通过和游资的相应运作在减持过程中获取更大收益模式形成,而正是这种新模式的出现激发了市场财富效应。
目前一改过去大小非减持暴跌情况,很多大非解禁股反而上涨,市场对大非减持的预期也在这种现实情况的影响下有所扭转。这种预期扭转和新模式下的财富效应鼓励场外资金包括更多机构资金积极入市,最终形成一种良性对冲格局。这一方面缓解和改变了大小非减持对市场的破坏,另外一方面也为相应的减持方提供了利益更大化的机会,反向刺激上市公司股东们配合这种新运作模式的积极性。这一类情况,和过去新股发行高峰往往伴随着令人吃惊的牛市行情有异曲同工之妙。
由于外围资金支持,以及这种模式更容易让市场各方利益都得到相应满足,当前阶段自然有一定的合理性。不过,投资者应密切关注大非们减持的速度,如其加速减持的趋势明显增加,则需要逐步考虑市场资金承接能力是否可能导致供求关系改变而出现临界点。(广州万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