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趋势尚难以改变
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2009年的市场的下行趋势难以出现根本性逆转。面对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的下滑,政府陆续推出了各种救市举措,股市也在见低1664点后有所回暖,但跌势依然存在。我们认为,救市的积极意义在于,它能够适当减缓危机所产生的冲击,适当减缓危机扩散的速度和深度,但是历史证明救市对也只能减缓其下跌速度并不能改变其趋势。
根据历史上股灾的调整幅度及灾后市场的恢复时间来看,本次调整仍有空间,恢复过程也极为漫长。从目前的调整分析,6124点—1664点,调整幅度为72.83%,时间为12个月,下跌角度及幅度历史罕见,但就是否见底而言,我们认为1664点仍将面临严峻考验。
一方面,月线上股指沿5月均线稳步下跌,目前还未出现超跌信号,且5月均线仍以120点/月以上的速率快速下滑,指数中期拐点的出现还有待时日。另一方面,2008年A股以65%的年跌幅,创下历史最大年跌幅纪录,10月份沪指跌幅达24.63%,在这样的杀跌惯性下1664点的10月份低点成为中期底部的可能性极小,然而11、12月份仍处于修复反弹阶段,这样又将修复本已有所超卖的月线乖离率,其后果将是延长调整的时间及幅度。
震荡筑底成为主基调
6124点以来的这轮调整,呈现了极端的单边趋势,杀伤力巨大。但这么陡峭的下跌角度不可能出现长时间的延续,毕竟在做空动能得到过度释放后,杀跌的力量及速率会明显减弱。角度的改变意味着市场进入休养生息阶段,借鉴历史上大起大落后市场的表现,后市大多将以箱体震荡的方式运行,且要花费较长时间。
均线系统的中长期运行过程遵循“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原理,均线的发散与收敛反应了股价涨跌的过程。中长期均线反应的是中长期市场的演变过程,过度的发散后将是漫长的收敛过程。在均线的收敛过程中,市场将修复超跌后的乖离率,同时也完成了多空的平衡,此后将再寻求突破方向,从而形成均线的重新发散。
总体来看,A股市场在2009年很可能步入相持阶段,在反复震荡中逐步筑底,并且在经济预期转好之时孕育反弹。
基本面的恶化和流动性的充裕将导致2009年股市陷入拉锯的格局,2007年单边暴涨和2008年下半年单边暴跌的局面都难以重现,在震荡中寻找局部机会成为共识。
正如巴菲特所言,“如果你想等到知更鸟报春,那春天就快结束了”。虽然经济大势还难以判断,但是已经有资金开始陆续进场。在低利率环境下,一旦金融市场动荡结束、经济出现转机或企稳,股票将成为下一轮全球流动性追逐的目标,但是复苏之路无疑将会充满曲折和反复。
寻找震荡行情中的获利机会
鉴于未来震荡反弹的特性,我们认为,行情的第一轮上攻主要以普涨为特征,此后主要以强势热点的轮炒为主,强调概念及主题投资。而由于大小非减持压力大,基金重仓的自救行为,缺乏成交量的持续配合,没有权重股稳步上行的反弹时间等因素,大盘股在则会明显滞涨。
与此相应的是,次新小盘股可能成为反弹急先锋。从基本面来看,该板块没有大小非短期的减持压力,且在大盘低迷时上市,定价较为合理,存在一定的价值,从技术面上看,这些次新小盘股不存在历史套牢筹码,孕育资金运作空间,符合短平快的反弹背景,有望获得市场的继续追捧。此外,一些具有业绩增长或重组题材的中小盘成长股也存在反复活跃的可能。 (江南证券 鞠自华 周海柱 邱晨)